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影像学特点
  • 3篇源性
  • 3篇源性囊肿
  • 3篇支气管源性
  • 3篇支气管源性囊...
  • 3篇小儿
  • 3篇囊肿
  • 3篇肺外
  • 2篇动脉
  • 2篇医学影像
  • 2篇肉瘤
  • 2篇颈椎
  • 2篇患儿
  • 1篇动脉弓
  • 1篇动脉瘤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吕莹
  • 7篇何玲
  • 3篇陈欣
  • 2篇冯川
  • 2篇徐晔
  • 2篇田代印
  • 2篇钦斌
  • 1篇张云
  • 1篇陈勇
  • 1篇张挺
  • 1篇朱昆
  • 1篇王翠
  • 1篇符州
  • 1篇张雨婷
  • 1篇蔡金华
  • 1篇何玲
  • 1篇陈欣
  • 1篇龚财惠
  • 1篇郑英兰
  • 1篇乔梁

传媒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感染性肺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总结儿童感染性肺动脉假性动脉瘤(IPA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病例系列研究,总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4年12月诊治的3例IPAP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以"感染""肺动脉假性动脉瘤""infect""pseudoaneurysm""pulmonary artery"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2月的文献,总结IPA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3例患儿分别为2月龄男婴、6岁3月龄男童及12岁女童,均有发热伴不同呼吸道症状。例1合并右眼球后脓肿,例2既往确诊慢性肉芽肿病、银屑病,例3既往诊断动脉导管未闭。3例患儿均通过增强CT诊断为多发IPAP,肺部感染灶相关型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型IPAP 1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坏死性肺炎2例和肺栓塞1例。3例患儿经抗感染治疗,2例好转,1例死亡。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0篇,英文文献9篇,结合本组3例共12例IPAP患儿。临床表现常见发热10例、咳嗽6例、咯血5例。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合并肺外感染灶6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并手术治疗4例,行直肠前庭瘘管修复术1例,合并免疫功能异常4例。12例IPAP患儿根据影像特征分为肺部感染灶相关型IPAP 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型IPAP 1例,因影像资料不全无法准确分型2例。7例为单发IPAP,其中3例主要位于右肺下叶;5例为多发IPAP。IPAP合并胸腔积液8例、合并坏死性肺炎8例(其中1例可疑)、合并肺脓肿及肺栓塞各3例。12例患儿中有5例以抗感染治疗,未经历肺叶切除术及血管栓塞治疗,其中3例好转,治疗无效1例,死亡1例。6例患儿行血管栓塞,其中4例好转,2例死亡。1例行肺叶切除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儿童IPAP的临床表现多样,常伴肺外感染及免疫异常,增强CT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IPAP的预后与治疗方式密切相关,及时诊�
吕莹王雪儿田代印
关键词:肺动脉动脉瘤儿童
小儿肺外支气管源性囊肿分布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外支气管源性囊肿(BC)分布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08年7月至2015年9月手术和病理证实32例肺外BC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儿纵隔23例(72%),颈部7例(22%),腹部2例(6%)。CT扫描28例,CT值1~45HU,CT值小于或等于20HU 18例,CT值大于20HU 10例。CT表现呈囊性14例、实性1例、不确定型13例。MRI扫描10例,呈典型囊性5例,不典型囊性5例,增强扫描6例均可见囊壁强化,囊内未见明显强化,其中典型囊性4例、不典型囊性2例。结论肺外BC好发于纵隔,如表现不典型或位置比较特殊时,易误诊漏诊。MRI可为囊性病变定性,故应多种影像检查综合分析,提高诊断正确率。
吕莹何玲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源性囊肿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CT评估主动脉缩窄患儿主动脉弓发育情况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CT评估主动脉缩窄(CoA)患儿主动脉弓的发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病理确诊的CoA患儿(CoA组)的CT资料,选取同期47例非心血管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测量2组肺动脉主干层面升主动脉最大内径(AOA)、横弓前部最大内径(D1)、横弓后部最大内径(D2)、峡部最大内径(D3)及降主动脉穿横膈最大内径(DA),计算D1/AOA、D2/AOA、D3/AOA及DA/AOA比值;比较2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2组上述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CoA组D1/AOA、D2/AOA、D3/AO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2组DA/AO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CoA组中,26例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其中11例D1/AOA≤0.6、15例D2/AOA≤0.5、13例D3/AOA≤0.4。2组D1/AOA、D2/AOA、D3/AOA及DA/AOA与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1)。术后接受随访的5例主动弓发育不良患儿D1/AOA、D2/AOA或D3/AOA均大于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分类标准。结论 CoA患儿常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且以横弓后部发育不良多见。
吕莹陈欣陈欣陈欣田露何玲
关键词:儿童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
儿童颈椎硬化性尤文氏肉瘤一例
吕莹何玲
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哮喘患儿临床特征及不同肺功能评估方法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存在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哮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肺功能评估方法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复诊的9~18岁、近1年内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检查连续2次以上提示小气道气流受限的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通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比较小气道管壁面积比值和厚度比值,同时完善常规通气法、脉冲振荡(I0S)、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分析结果及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3例患儿,男30例、女23例,年龄10(10,11)岁。8例(15.09%)有哮喘家族史,27例(50.94%)有明确的过敏性疾病史。51例(96.23%)患儿遵医嘱规范治疗,6例(11.32%)近1年内有明确的哮喘急性发作。近1年内哮喘控制药物减量者18例(33.96%),减量后症状反复者3例(16.67%);停药者9例(16.98%),停药后咳喘发作者4例(44.44%)。36例患儿同时完善了胸部HRCT、肺功能检查和FeNO检测、HRCT结果显示该组患儿气道管壁面积比值(WA%)和厚度比值(T/D)明显升高;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36(100%)例患儿用力呼气流速(FEF)75和25%-75%平均用力呼气流速(MMEF)数值均低于正常值下限;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仅有2例患儿残气容积、残总比的z-评分均大于1.64;I0S结果显示仅有1例提示外周气道阻塞;FeNO检测结果显示仅4例患儿FeNO_(200)和CaNO测值升高。结论规范治疗且处于临床缓解期但存在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的哮喘患儿,可能已经发生小气道重塑,停药后有较高的症状反复比率。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优于10S、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和FeNO检测。
王峡龚财惠林颖秦江蛟吕莹田代印符州刘莎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儿童颈椎硬化型尤因肉瘤1例
2011年
患儿女,1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6个月,呈阵发性针刺样,活动后加剧,平卧休息后缓解,同时颈部活动受限,右上肢、右手麻木,左上肢疼痛。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未见明显侧凸及后凸畸形。颈、胸椎棘突压痛,叩击痛明显,右上肢、手感觉较左侧减退。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血沉35.00 mm/h,C反应蛋白5.14 mg/L。X线平片:第7颈椎及右侧横突骨质密度增高(图1)。
吕莹何玲
关键词:儿童
构建开放式儿童医学影像教育资源网络平台被引量:4
2018年
近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医院的数字化建设进程也步入快速通道。影像设备、实验室检验仪等各种医疗终端设备联入网络,并以通用格式进行传输,使单位之间、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加强医疗信息的综合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王翠钦斌徐晔乔梁李伟陈勇范晓冯川吕莹张云郑英兰朱昆张雨婷陈欣何玲蔡金华
关键词:网络平台教育资源医学影像计算机网络技术儿童医疗信息
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慕课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专业方向)五年制本科生两大班,共210人,以小班为单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慕课联合CBL教学法,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形式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示教课理论考试及阅片判读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对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难重点突出、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度、提升阅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团队合作及示教过程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阅片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陈欣徐晔冯川吕莹钦斌何玲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医学影像学
小儿肺外支气管源性囊肿分布及影像学特点
目的 探讨小儿肺外支气管源性囊肿(BC)分布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7月至2015年9月手术和病理证实32例肺外BC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吕莹
小儿肺外支气管源性囊肿分布及影像学特点
吕莹何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