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敬
- 作品数:1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热压参数对Laves相TaCr_2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工艺路线来制备化学计量比成分的单相Laves相TaCr_2合金。研究了热压烧结温度(1250、1300、1350、1400℃)及保压时间(0.5、1、2、3 h)对合金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后的合金由Laves相TaCr_2和微量Ta、Cr三相组成。热压温度对Laves相TaCr_2合金晶粒度和致密度的影响大于保压时间。TaCr_2合金的维氏硬度值随保压时间延长而降低,1400℃×1 h热压合金的维氏硬度最大,达9.75 GPa。1350℃和1400℃热压合金的断裂韧性随热压时间延长而减小。1300~1400℃热压烧结下合金的断裂韧性随着热压温度增加呈下降的趋势,1300℃×3 h热压烧结合金断裂韧性值最高,为4.39 MPa·m^(1/2)。
- 姚敬鲁世强肖璇邓莉萍
- 合金元素Mo对Laves相TaCr_2合金显微组织及断裂韧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的工艺路线制备Laves相TaCr_2合金,研究合金元素Mo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特别是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o含量由0增加到5%(摩尔分数)时,Mo取代Laves相TaCr_2中Cr的位置为主。当Mo含量增加到7.6%和10%时,Mo取代Ta的位置更占优势。添加合金元素Mo的Laves相TaCr_2合金较未合金化的TaCr_2硬度略有降低;当Mo添加量≤7.6%,合金的断裂韧性微弱下降,当Mo含量达到10%时,合金断裂韧性要高于Mo添加量小于7.6%时的TaCr_2合金,达到4.26 MPa·m1/2。
- 姚敬鲁世强肖璇邓莉萍
- 关键词:合金化断裂韧性
- 机械合金化对Laves相TaCr_2固相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对Cr-33.3%Ta(原子分数)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机械合金化对Laves相TaCr_2固相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过程对TaCr_2的固相合成反应产生显著活化效果,Cr-33.3%Ta混合粉球磨30 h后,再高温固相合成3 h时,使Laves相TaCr_2固相合成反应充分进行的温度门槛值为1 000℃,而未机械活化的原始样品的合成温度门槛值为1 350℃;在1 000℃×3 h高温合成时,使Laves相TaCr_2合成反应充分进行的机械合金化时间为25 h;球磨30 h的Cr-33.3%Ta混合粉在1 000℃合成时,固相合成反应充分进行的最短时间为1 h;为了避免或减少机械合金化粉末在发生Laves相TaCr_2固相合成反应之前发生非平衡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应尽量采用到温进炉的方式。
- 姚敬鲁世强肖璇
- 关键词:LAVES相机械合金化固相反应
- 多措并举实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深度学习被引量:2
- 2022年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改革秉承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掌握热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获得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以工学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验两条主线并行的教学策略。思政力、教研力、科研力、同行力,四力合一:采用ARCS动机激发模型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能;在教学团队的组织实施下,融合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结合教师科研、企业案例和行业进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全程采用多元化、整体性、系统性评价方式,形成课程的深度学习,培养自信担当、本领过硬的制造业人才。
- 姚敬舒小勇肖璇刘俊伟
- 关键词: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 Zn/纳米CeO_2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电镀方法制备了Zn/纳米CeO2复合镀层,分析了镀液中CeO2颗粒悬浮量、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等因素对复合镀层中纳米CeO2复合量和膜层质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各工艺参数。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浸泡法研究了Zn/纳米Ce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纯镀锌镀层,复合镀层晶粒细小,平整光滑,显微组织均匀、致密,并且镀层耐蚀性能有提高。
- 姚敬刘光明
- 关键词:复合电沉积纳米CEO2锌镀层极化曲线
- 机械合金化+热压制备Laves相TaCr_2合金的物相演变及热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采用Miedema模型研究了机械合金化(MA)+热压(HP)过程中Cr-33.3%Ta元素粉无序化、非晶化和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Cr-33.3%Ta物相演变过程中形成Laves相Ta Cr_2最稳定,其次是Ta(Cr)和Cr(Ta)固溶体,非晶态不稳定,形成过程伴随吸热。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了MA和HP过程中Cr-33.3%Ta元素粉的物相演变,结果表明,MA+HP制备Laves相Ta Cr_2合金的过程中,Cr-33.3%Ta元素粉的物相演变为:Ta+Cr元素粉→无序Ta(Cr)和Cr(Ta)固溶体→非晶态→有序金属间化合物Laves相Ta Cr_2。Miedema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 姚敬鲁世强肖璇邓莉萍
- 关键词:LAVES相机械合金化热压MIEDEMA模型
- LZ91镁锂合金热变形的本构模型及微观组织演变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研究轧制态LZ91镁锂合金的超塑性变形特征,对其在不同温度(513、553、593和633 K)、不同应变速率(9.06×10^(-4)、4.53×10^(-3)和2.26×10^(-2)s^(-1))下进行了单轴热拉伸试验。结果表明:LZ91合金流变应力曲线呈现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应变速率降低)而降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合金的平均热变形激活能Q=89.74 kJ/mol,在633 K时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为0.422,说明合金具备超塑性特征,且超塑性变形机制为晶界扩散控制的晶界滑移。轧制态LZ91合金的组织为α-Mg相和β-Li相,且α-Mg相随机分布在β-Li相中,热变形过程中合金产生明显的动态再结晶。
- 李勇刘俊伟戴木海张昱姚敬
- 关键词:本构模型
- Ti对Laves相TaCr_2显微组织及断裂韧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r-33.3Ta和Cr-26.6Ta-20Ti合金,研究了Ti对Laves相TaCr_2显微组织及断裂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Ti会占据Laves相TaCr_2中Ta的位置。Cr、Ta和Ti元素混合粉末经球磨25h后仍未能合成金属间化合物,球磨后的混合粉末在1 350℃×1h热压烧结工艺下可获得高致密度合金。Cr-33.3Ta合金中添加20%的Ti会抑制C14结构的Laves相TaCr_2生成。与Cr-33.3Ta合金相比,添加20%的Ti时具有良好的合金化增韧效果,其断裂韧度从2.013 MPa·m^(1/2)提高至4.066 MPa·m^(1/2),维氏硬度也有所提高,为11.59GPa。
- 马文军肖璇姚敬曾媛周凯
-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显微组织断裂韧度
- 800℃热暴露对超细晶Cr-77.5Nb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工艺路线制备出成分为Cr-77.5Nb的具有微/纳米晶结构的超细晶Laves相NbCr2/Nb合金,在800℃时分别对该合金进行10h、30h和50h的真空热暴露实验,考查和分析了热暴露时间对具有微/纳米晶结构的超细晶Laves相NbCr2/Nb合金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合金的致密度、塑性应变逐渐上升,而维氏硬度、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先上升后下降。
- 陈志勇鲁世强肖璇邓莉萍姚敬
- 关键词:热暴露LAVES相
- 创新创业背景下“材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4年
- “材料分析技术”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此,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教学抽象难懂、教学内容陈旧、学生缺乏动手实操机会、教学方式单一和考核评估方式不科学等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教学团队以此为契机针对“材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模式教学、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和采用多元化测试考核等方式开展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毕业设计、读研深造等后续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何文崔霞崔霞陈卫华姚敬姚敬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