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霞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哲学
  • 1篇生态哲学
  • 1篇尼尔·波兹曼
  • 1篇自由哲学
  • 1篇消解
  • 1篇技术批判思想
  • 1篇波兹曼

机构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篇张丽霞

传媒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前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的哲学前提
2013年
当下时代,人们特别重视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足够地意识到,技术异化已经成为导致意义逻辑丧失的根据,而意义逻辑则是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美国思想家尼尔·波兹曼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进行哲学基础的剖析应该从技术的主要特征、技术的深层本质和分析技术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从技术的主要特征看,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的哲学前提是技术的双重属性;从技术的深层本质看,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德哲学;从分析技术的思维方式看,思辨哲学的批判观念。
张丽霞
关键词:尼尔·波兹曼
消解“存在自由”与“理性自由”差别的“生态自由”被引量:1
2017年
自由问题是元哲学问题,并不仅仅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存在自由"认为"人的诞生"本身就蕴含"自由"的存在,具有本体论意蕴,意指"自由"根源于人的存在。"理性自由"认为"自由"应该被理解为个人追求私人利益的理性行为,依然是具有本体论意蕴,意指自由根源于人的理性意识。"自由哲学"的逻辑前提选择"理性自由",在一定意蕴上忽略了"存在自由"的自由逻辑。现实生活世界的"存在自由"的缺失与"理性自由"的虚幻,使得"自由哲学"更具彼岸世界般的"抽象哲学"意蕴。西方国家的"生态哲学"研究发现了"自由哲学"的理论困难,试图用"生态自由"消解"理性自由"的理论困难,但"生态哲学"本质上依然从属于西方"自由哲学"研究的范畴。
张丽霞
关键词:自由哲学生态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