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昌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增生楔
  • 1篇定年
  • 1篇断层
  • 1篇杂岩
  • 1篇早古生代
  • 1篇造山事件
  • 1篇造山运动
  • 1篇蛇绿岩
  • 1篇深水
  • 1篇深水扇
  • 1篇碎屑
  • 1篇碎屑锆石
  • 1篇特提斯
  • 1篇年代学
  • 1篇中生代
  • 1篇中新世
  • 1篇锆石
  • 1篇绿岩
  • 1篇混杂岩
  • 1篇古生代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省地质过...

作者

  • 4篇张新昌
  • 2篇闫义
  • 2篇黄奇瑜
  • 2篇余梦明
  • 2篇兰青
  • 2篇陈文煌
  • 1篇陈多福
  • 1篇单业华
  • 1篇钱坤
  • 1篇刘海泉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菲律宾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菲律宾出露有20余套规模各异的俯冲带上板块(SSZ)型蛇绿岩,它们的时代以晚中生代为主,仅少数为新生代。大多数菲律宾蛇绿岩出露相对完整,包括由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岩等组成的变质地幔岩,和堆晶辉石岩、辉长辉绿岩等深成岩,以及枕状玄武岩、熔岩等喷出岩,甚至燧石岩等上覆沉积物,部分发育席状岩墙群和与蛇绿岩相关的构造混杂岩及变质基底。其中喷出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整体表现出类似MORB和IAT的REE配分模式,具LILE富集和HFSE(如Nb、Ta相对La、Th)弱到中等程度亏损的特征。通过对菲律宾蛇绿岩的形成年代、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的分析,并与东南亚地区其他同时代蛇绿岩和周缘边缘海进行对比,将菲律宾蛇绿岩分为两部分。(1)菲律宾活动带蛇绿岩,该蛇绿岩带自西向东出露晚中生代弧前、新生代弧前扩张盆地和晚中生代岛弧、弧后盆地的残留,推测晚中生代蛇绿岩来自中特提斯洋向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沟-弧-盆体系,是菲律宾新生代岛弧岩浆活动的基底,而夹于晚中生代蛇绿岩之间的始新世蛇绿岩来自老的岛弧基底之上由于新特提斯洋俯冲形成的弧前扩张盆地。(2)菲律宾陆块蛇绿岩,其中巴拉望微陆块晚中生代蛇绿岩来源于古南海,而构造叠置于它们之上的新生代蛇绿岩则来源于古南海俯冲对应形成的边缘海,如苏禄海和南海;三宝颜微陆块或可能是古南海的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其蛇绿岩可能是古南海的残片,抑或三宝颜微陆块可能是婆罗洲南部东爪哇-西苏拉威西地体的延续,故该蛇绿岩又可能是新特提斯洋的残片。
余梦明闫义黄奇瑜刘海泉张新昌兰青陈文煌钱坤
关键词:蛇绿岩特提斯
华南早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响应与周边造山事件的耦合关系
华南古生代-中生代内部构造、岩浆及沉积作用与周缘造山事件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迄今,华南大陆构造最具争议的是显生宙两次陆内造山构造问题。一是印支期华南内部造山是扬子与华夏地块间的陆内构造,还是华南大陆周缘板块...
张新昌
关键词:造山运动早古生代中生代
台湾南部恒春半岛垦丁混杂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2014年
垦丁混杂岩出露于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中新世增生楔内,长约20 km,宽最大可达1 km,呈北西-南东向狭长带状分布,大致平行于马尼拉海沟北段,其分布特征类似于与俯冲板块边界相关混杂岩的特征,因此垦丁混杂岩成因的确定对于了解台湾造山带结构及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垦丁混杂岩成因,目前主要分为沉积(olistostrome)成因和构造成因两大观点。通过野外观察,垦丁混杂岩的泥质基质普遍发生强烈的剪裂作用,鳞片状结构大量发育,基性或超基性的外来岩块夹杂其中。此外,在垦丁混杂岩内还发现香肠化的砂岩块、由泥质基质充填的脉体及砂岩表面的水压破裂等构造现象。这些现象均反映垦丁混杂岩为构造成因而非沉积成因。垦丁混杂岩体原形成于增生楔底部,并受到一定的高压及应力剪切作用,之后随同卷入的外来岩块及连续沉积地层块体一起沿着马尾逆断层出露于地表浅部,代表南海洋壳向东俯冲于菲律宾海板块之下形成的构造混杂堆积岩体。
张新昌闫义黄奇瑜陈多福单业华
关键词:增生楔混杂岩
台湾南部恒春半岛中新世增生楔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恒春半岛中新世增生楔沉积岩相、遗迹化石均表明其牡丹层主体部分和乐水层均为深海沉积环境,沉积相为中扇至下扇亚相。里龙山层属于大陆棚至大陆斜坡的浅海环境,沉积相为补给水道和上扇亚相。锆石U-Pb定年物源分析结果显示,里龙山层与牡丹层源自福建武夷山的闽江水系,而乐水层砂岩与九龙江河口砂质沉积物的锆石年谱相似,说明乐水层可能源自九龙江水系。结合野外沉积地层观察等,认为恒春半岛晚中新统是南海北坡深水扇的一部分,因晚中新世南极冰盖迅速扩张(12~5 Ma),导致全球海水面大降,海岸线往坡折带外移约200m,有利于深水扇的发育,然后随着南海海洋地壳向东俯冲卷入恒春半岛-恒春海脊增生楔内。
张新昌李婷婷陈文煌余梦明兰青
关键词:深水扇增生楔U-PB定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