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进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舱
  • 4篇减摇
  • 4篇舱室
  • 3篇减摇水舱
  • 2篇液位
  • 2篇融冰
  • 2篇考察船
  • 2篇科学考察船
  • 2篇甲板
  • 2篇减摇装置
  • 2篇冰层
  • 2篇除雪
  • 2篇船舶
  • 1篇智能化
  • 1篇设置方式
  • 1篇孢粉
  • 1篇科考
  • 1篇科考船
  • 1篇机构控制
  • 1篇海域

机构

  • 7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7篇徐进
  • 6篇张志平
  • 6篇王立松
  • 1篇石学法
  • 1篇陈志华
  • 1篇陈金霞

传媒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6篇2019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减摇水舱系统的科学考察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摇水舱系统的科学考察船,包括船体及船舱,在船舱内设置有一减摇水舱系统,所述减摇水舱系统包括一由左舱室、右舱室及连通左、右舱室的连接舱室组成的水舱本体,在水舱本体内加注有液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舱...
张志平王立松俞启军殷庆涛张浩然孙杨徐进吕文君孙宝川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孢粉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沉积物样品,对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孢粉由现代沉积孢粉和再沉积孢粉组成。其中,现代沉积孢粉主要来自南极辐合带以北的大陆或岛屿,风可能是将这些现代花粉长距离携带至普里兹湾的主要载体;根据区内表层沉积物中再沉积孢粉的组分、丰度及分布格局推测,其可能属于近源补给成因,主要来自于普里兹湾沿岸。
陈金霞陈志华石学法徐进
关键词:孢粉
一种具有智能减摇装置的科学考察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智能减摇装置的科学考察船,包括船体及船舱,所述智能减摇装置包括一由左舱室、右舱室及连通左、右舱室的连接舱室组成的水舱本体,在水舱本体内加注有充满连接舱室并分别沿左、右舱室向上漫延的可产生周期性重力矩的...
张志平 殷庆涛 张浩然 孙杨王立松 俞启军 吕文君徐进 孙宝川
一种具有全自动除雪除冰系统的科考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全自动除雪除冰系统的科考船,包括具有甲板的船体,还包括一除雪除冰系统,所述除雪除冰系统包括一设于甲板下方的除雪除冰装置及用于将除雪除冰装置置于甲板表面的升降装置,所述除雪除冰装置包括一具有行走轮的支架...
张志平徐进吕文君张浩然孙杨王立松俞启军殷庆涛
文献传递
一种船舶甲板用快速除雪除冰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甲板用快速除雪除冰装置,包括一具有行走轮的支架,沿行走轮前进的方向在支架上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旋冰机构,升降调节机构,碎冰扫吹机构,融冰机构,以及擦拭机构,以及控制器,在旋冰机构前方的支架上设置有一用于...
张志平 吕文君 张浩然 孙杨王立松 俞启军徐进 殷庆涛
文献传递
基于被动式减摇水舱的快速减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被动式减摇水舱的快速减摇装置,包括由左舱室、右舱室及连通左、右舱室的连接舱室组成的水舱本体,在水舱本体内加注有充满连接舱室并分别沿左、右舱室向上漫延的可产生周期性重力矩的液体,左舱室内设置有一控制水舱...
张志平 俞启军 殷庆涛 张浩然 孙杨王立松徐进 吕文君 孙宝川
一种船舶用智能化减摇水舱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智能化减摇水舱系统,包括由左舱室、右舱室及连通左、右舱室的连接舱室组成的水舱本体,在水舱本体内加注有充满连接舱室并分别沿左、右舱室向上漫延的可产生周期性重力矩的液体,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舱室内的左...
张志平 孙杨王立松 俞启军 殷庆涛 张浩然 吕文君徐进 孙宝川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