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病房
  • 1篇大叶性
  • 1篇大叶性肺炎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医师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脑出血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泡
  • 1篇支气管肺泡癌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金荣
  • 4篇崔朝勃
  • 4篇李佩佩
  • 2篇高秀玲
  • 2篇郭伟
  • 2篇马耿
  • 2篇马珍
  • 2篇郭淑芬
  • 1篇高攀

传媒

  • 3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炎1例分析
2015年
细支气管肺泡癌因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较高,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警惕性,现将1例以大叶性肺炎为表现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病例报道如下。
李佩佩王金荣马耿高秀玲崔朝勃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误诊率大叶性肺炎临床医师病例报道影像学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患者入住ICU 24 h内的高危因素,建立ICU医院感染早期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衡水市二级以上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相关病原学数据和原始病历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转入原因,入住ICU 24 h内血生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早期预测量表,并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2453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44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18%,其中肺炎(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35例(30%),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245例(5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5例(1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2岁(OR=2.15,95%CI:1.23~3.47,P=0.03)、新发脑卒中(OR=1.59,95%CI:1.22~3.31,P<0.01)、入住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18(OR=3.64,95%CI:2.79~5.32,P=0.02)和SOFA评分≥8(OR=3.17,95%CI:1.93~5.66,P<0.01)是医院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量表,医院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肺炎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5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预测评分范围为0~7分,最佳截断值为6分。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显示该量表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年龄≥72岁、新发脑卒中、入住ICU 24 h内APACHEⅡ评分≥18分和SOFA评分≥8分能够早期预测ICU医院感染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张雯予王金荣郭淑芬郭伟邵立业高攀马珍崔朝勃李佩佩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原发性脑出血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被引量:5
2016年
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神经科较为常见且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对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是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措施包括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机械性预防措施包括间歇气动加压装置和梯度压力弹力袜。研究提示,抗凝药预防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系统地了解脑出血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和改善患者的转归。
李佩佩王金荣马耿高秀玲崔朝勃
关键词:脑出血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栓塞抗凝药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简易预测模型的探索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简易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查阅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衡水地区二级以上医院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CRKP与非CRKP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患者来源,入ICU 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CU住院期间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液净化、有创操作情况,送检病原学培养时的合并症、近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CRKP感染高危因素,建立早期预测模型。结果共有6所医院7家ICU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543例纳入分析,CRKP感染136例(25.05%),非CRKP感染407例(74.95%)。感染部位前3位分别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液,感染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5,P=0.004)。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大(OR=1.33,P=0.020)、外院转入(OR=1.04,P=0.030)、普通病房转入(OR=1.23,P=0.030)、APACHEⅡ评分(OR=2.14,P=0.020)、SOFA评分(OR=2.34,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高(OR=5.09,P<0.001)、留置导尿管(OR=2.55,P<0.001)、有创机械通气(OR=2.39,P=0.030)、血管活性药物(OR=3.17,P=0.010)、近10 d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OR=3.26,P=0.010)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7.36,P<0.001)是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上述危险因素累积≥4个时,曲线下面积为0.78,预测CRKP感染的敏感度为71.32%,特异度为76.9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简易预测模型有助于基层医院早期识别CRKP感染高危人群,为早期及时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李叶王金荣郭淑芬安霞刘建锋阮旭皓于卫东王世平郭伟邵立业马珍李佩佩崔朝勃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