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敏

作品数:5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变电
  • 2篇变电设备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网
  • 1篇电网投资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信息集成
  • 1篇运维
  • 1篇运行特性
  • 1篇设备安全
  • 1篇输变电
  • 1篇输变电设备
  • 1篇输电
  • 1篇输电设备
  • 1篇子系统
  • 1篇自动化
  • 1篇自动化系
  • 1篇自动化系统
  • 1篇拓扑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 1篇广东省电力调...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李慧敏
  • 2篇邱慧敏
  • 2篇崔馨元
  • 2篇吴博
  • 1篇刘颂凯
  • 1篇樊友平
  • 1篇陈林
  • 1篇陈东
  • 1篇涂莉
  • 1篇别睿
  • 1篇钱峰
  • 1篇秦立斌

传媒

  • 2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现代电力
  • 1篇广西电力
  • 1篇中国高等学校...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网投资决策研究
化改革在电力系统中逐步推进,为了保证市场环境下电网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综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协调性的电网投资决策评价方法.基于多目标优化原理构建了电网成本最小化模型,并通过向量矩阵形式对模型进行了简化,将多目标优化问题...
李慧敏樊友平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风险评估
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安全监控信息集成模型研究
2015年
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对交直流输变电设备进行安全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护检修。在国内外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监测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各类设备的不同特性,选择合理的监测项目及方法,并按照基于CIM和SCL模型的一体化建模思路,将所得监测信息进行集成,提出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安全监控模型。该系统模型的构建对于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慧敏吴博崔馨元邱慧敏李晋伟
关键词:变电设备输电设备信息集成系统模型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展望被引量:28
2015年
随着能源战略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逐渐成为解决新能源并网的重要技术手段。文中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国内外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可再生能源并网以及海岛供电等需求,对VSC-MTDC在风光电等新能源接入、孤立海岛和钻井平台的供电、大电网的非同步联网以及大型城市供配电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从拓扑结构、控制保护策略、数学模型与仿真分析、运行特性等理论方面分析了VSCMTDC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各方面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吴博李慧敏别睿邱慧敏秦立斌钱峰
关键词:拓扑结构控制策略仿真建模运行特性
基于L-M法的电力系统非线性参数辨识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现代电力系统的实时控制等方面对系统参数的精确性要求较高。针对电力系统非线性参数辨识问题,将非线性反问题的正则化研究方法L-M法引入电力系统参数辨识。L-M法可以看作是对非线性问题先作线性化后正则化的过程,具有很好的鲁棒性。通过在仿真中设置多个测试场景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发电机参数进行辨识,和其它算法相比,有效提高了辨识精度,而且对初始点不敏感,具有克服迭代矩阵病态或奇异的能力。
李凌飞李慧敏刘颂凯
关键词:电力系统非线性参数辨识
输变电设备综合运维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设计被引量:17
2016年
现有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孤立运行、通信协议不统一,监测的数据无法共享,导致无法为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以及其他电力业务提供决策建议。为了满足智能电网对全景信息的监测和共享需求,本文提出多层面、多维度输变电设备综合运维自动化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硬件架构,对系统各层次功能以及系统接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给出了运行实例,为各级电网公司运维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陈东涂莉李慧敏崔馨元陈林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子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