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物质中芳环堆积的正确表达方式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一些晶体结构的实例指出,目前广泛采用的质心距小于0.4 nm的判据,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正确反映物质中的芳环堆积现象.为了正确判断在平行的芳香化合物之间是否存在近距离的芳环堆积现象,通过理论推算,给出了合理的判断依据:环平面的间距显著小于0.36 nm的范德华厚度,相邻芳环在平面法线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或部分重叠,以上两者需同时满足.晶体学采用的是以晶胞为基础的斜坐标系,为了正确计算斜坐标系中平行平面的间距,利用转换矩阵,将斜坐标转换成归一化的笛卡儿坐标,在此基础上得出平行芳环之间面间距的正确计算方法.
- 王筱慧杨倩聂晶晶
- 关键词:芳环堆积
- 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多孔薄膜光学干涉的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
- 本工作报道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硅纳米多孔薄膜(SNM)光学干涉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传感器。SNM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孔密度约为4×10 cm,孔径均一约为2.3 nm。SNM之间通过硅氧键的键合可以形成多层的SNM (...
- 王亚锋杨倩赵美姣邬建敏苏彬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
- 二氧化硅纳米通道超薄膜在电场调控下的离子选择渗透性
- 基于生物离子孔道的特性,孔径在2-3 nm之间的垂直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自支撑薄膜(SNM)能够较好地模拟生物膜中的离子孔道[1]。在低离子强度(1 mM KCl)的情况下,双电层重叠,外加电场有利于调节纳米孔内多组分离子的...
- 杨倩苏彬
- 关键词:离子选择性
- 大面积二氧化硅均孔膜用于高通量分子筛分
- 本工作使用St?ber溶液生长法,并结合PMMA辅助转移制备了大面积二氧化硅均孔膜(SIM),将其用于高通量的分子筛分。因为SIM具有超小且均一的孔径(2.3 nm),所以其具备精确的分子选择性。此外SIM具有超薄的厚度...
- 吴万豪杨倩苏彬
- 文献传递
- 基于有序纳米孔道的高选择性分子分离和分析
- 高选择性的分子分离和分析是分析化学的热点之一,纳米孔道的有序结构、表面可功能化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利用固体表面电荷诱导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自组装和有机硅烷分子水解/缩聚反应的协同作用,可在固体基底表面生...
- 苏彬林星宇晏菲杨倩郑雯静姚丽娜
- 关键词:二氧化硅高选择性微流控
- 文献传递
- 二氧化硅纳米均孔膜电化学分析与分子分离
- 高选择性的分子分离和分析是分析化学的热点之一,纳米孔道的有序结构、表面可功能化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利用固体表面电荷诱导的表面活性剂分子自组装和有机硅烷分子水解/缩聚反应的协同作用,可在固体基底表面生...
- 苏彬林星宇晏菲杨倩孙琴琴姚丽娜
- 关键词:二氧化硅高选择性微流控
- 不对称二氧化硅纳米多孔薄膜:分子单向阀
- 不对称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多孔薄膜(SNM)作为一种分子单向阀,可以实现分子的单向跨膜传质行为。通过热沉积的方式在SNM的一侧修饰疏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形成结构不对称的复合纳米多孔薄膜(PDMS-SNM)。...
- 杨倩林星宇王亚锋苏彬
- 关键词:纳米多孔薄膜
- 基于纳米多孔薄膜光学干涉的光学传感器被引量:4
- 2017年
- 光学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把介质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光学干涉是光学传感器中常用的技术,具有无需标记、无破坏性、响应迅速等优点.在光学传感器中光的干涉主要源于从单层薄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或者从多层薄膜各个界面处反射的光.由于纳米多孔薄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将其应用于传感器中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常见的薄膜类型主要有单层、双层、多层(光子晶体)等.本文综述了多孔硅、阳极氧化铝、二氧化钛、金属有机骨架等纳米多孔薄膜材料的光学干涉在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 王亚锋杨倩苏彬
- 关键词:光学传感器纳米多孔薄膜光子晶体
- 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在水溶液中将由磷酸氢氨和硝酸钙制得的“盐溶液”与由钛酸正丁酯和冰醋酸制得的“酯溶液”反应,并将产物在800℃下活化4h,获得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的纳米复合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显示了TiO2和PP3^4-的两个特征峰,证实了纳米复合物由二氧化钛和羟基磷灰石组成.透射电镜表明,羟基磷灰石包覆在二氧化钛微晶颗粒的表面,形成颗粒尺寸约为100nm的二氧化钛/羟基磷灰石复合物.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所得的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物在20—30°~35°处出现3个新的衍射峰,说明纳米复合物的二氧化钛与羟基磷灰石界面上可能生成了分子复合物.
- 徐侃杨倩聂晶晶
- 关键词:二氧化钛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
- MP-11在高度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薄膜中的固定及电化学研究
- 王巧红杨倩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