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蓉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2篇胆红素
  • 2篇低出生体质量
  • 2篇低出生体质量...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分析
  • 2篇红素
  • 2篇出生体质量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新生儿听力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胆红素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特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菌分布

机构

  • 7篇宝鸡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杨蓉
  • 2篇代光华
  • 2篇罗玲英
  • 2篇杨丽
  • 1篇唐红强
  • 1篇李和勤
  • 1篇白亚飞
  • 1篇姜燕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NEC低出生体质量儿作为观察组,另按照住院号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非NEC低出生体质量儿18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出生体质量、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胎龄、母乳喂养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喂养不当、败血症、产时窒息、输血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喂养不当、败血症、母乳喂养、产时窒息、输血均是低出生体质量儿NEC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其余均是危险因素。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NEC的影响较多,应尽可能规避或及时治疗,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NEC发生率,并改善其预后质量。
杨蓉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响因素预后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本院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12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临床特征、产妇围术期基本情况及患儿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未治愈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治愈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治愈组(P<0.05)。2组产妇平均生产年龄、妊娠期糖尿病比例及习惯性流产史产妇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未治愈组高龄产妇比例显著高于治愈组(P<0.05),2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治愈组呼吸衰竭、高乳酸血症和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治愈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病死率较高,影响预后因素也较多。临床上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及治疗方案,可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杨蓉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分析病死率
血清胆红素和甲状腺素水平与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和甲状腺素水平与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 000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新生儿的听性脑干反应(ABR)、血清总胆红素(TSB)和甲状腺素(T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SB、T4、黄疸出现时间与ABR反应阈值之间关系。结果 1 0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普通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70例(97.00%),重度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例(2.00%),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例(0.50%),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例(0.50%);ABR检测结果显示,1 00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发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轻度损伤患儿共75例(7.50%),发生BAEP中度损伤患儿共2例(0.20%),发生BAEP重度损伤患儿共5例(0.50%),ABR反应阈值随BAEP损伤程度加重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B水平随着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T4水平随着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黄疸出现时间则随着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严重程度的增加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重度损伤患儿TSB≥342μmol/L占比多于听力轻度损伤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重度损伤患儿黄疸出现时间≤48 h占比多于听力轻度损伤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中度损伤TSB≥342μmol/L、黄疸出现时间≤48h占比与轻度损伤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SB水平与T4、黄疸出现时间呈负相关性(r=-0.347、-0.304,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ABR反应阈值与TSB水平呈正相关性(r=0.384,P<0.05),与T4、黄疸出现时间呈负相关性(r=-0.354、-0.367,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与其机体TSB、T4水平具有相关性;TSB升高,T4不足者黄疸出现时间明显缩短,患儿听力�
杨丽李坤杨蓉罗玲英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损失血清胆红素甲状腺素
263例死亡新生儿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和死因特点。方法调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资料,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的临床情况及其主要死因。结果共收治住院新生儿8 602例,死亡263例,总病死率3.06%(263/8 602)。其中早产儿116人(44.1%),足月儿147人(55.9%)。出生7d内死亡184例,占新生儿死亡的70%(184/263)。导致死亡前4位原因为:呼吸系统疾患合并呼吸衰竭,先天发育畸形,窒息和败血症。结论做好产前检查,降低出生缺陷;推广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预防感染;提高早产儿的监护和治疗水平,加强护理等措施,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唐红强姜燕李和勤代光华杨蓉
关键词:死亡率主要死因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症274例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调查274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74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法,根据不同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败血症98例、晚发型败血症176例,研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败血症患儿的血标本病原菌培养为单一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分别是154株(56.2%),114株(41.6%),6株(2.2%);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57.1%);晚发型败血症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64.2%);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比例明显低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P<0.05),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明显低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P<0.0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G敏感率最低;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结论:新生儿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常见病原菌不同,临床在治疗时应根据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并注意监测耐药性。
杨蓉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药敏试验抗生素
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学特征及病因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遗传学特征及病因相关因素。方法 (1)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入院治疗的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5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55例,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法检测新生儿G6PD基因突变情况及类型,分析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遗传学特征;(2)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新生儿非结核性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相关因素。结果对入组的110例新生儿非结核性高胆红素均完成遗传学检查,PCR结果表明:对于G1338A突变者能扩增出361bp特异性电泳带;对于G1376T突变者则可以扩增出345bp特异性电泳带。对于阴性对照组中经右601bp部位存在对照泳带。观察组55例新生儿中1388突变51例,1376突变4例;单因素结果表明: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性别、体重、宫内窘迫、遗传代谢病及ABO溶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早产、感染、头皮血肿、围产窒息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早产、感染、头皮血肿、围产窒息关系密切(P<0.05)。结论新生儿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常伴有G1388A、G1376T位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并且病因相关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根据病因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疾病发生率。
代光华杨蓉白亚飞
关键词:遗传学特征
脐带血浆微小RNA-141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 分析脐带血微小RNA(miR)-141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由围产期发热母体分娩的568例新生儿,根据EOS诊断将新生儿分为EOS组(n=56)及非EOS组(n=484),剔除28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脐带血miR-141水平。所有EOS患儿至少进行为期28 d的随访研究。结果 EOS组新生儿脐带血miR-141水平显著低于非EOS组[0.519(0.329,0.651)对0.920(0.712,1.264),Z=-12.48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母体白细胞计数(WBC)升高(P=0.041)、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P=0.001)、产时体温峰值高(P=0.002)以及脐带血miR-141降低(P<0.001)都与EOS风险独立相关。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脐带血miR-141鉴别诊断EOS的曲线下面积(AUC)[0.877(95%CI:0.828~0.927)]高于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0.631(95%CI:0.554~0.708)]。且产前母体WBC联合脐带血miR-141鉴别诊断EOS的AUC为0.888(95%CI:0.841~0.936),较产前母体WBC[0.690(95%CI:0.620~0.760)]单独鉴别诊断价值更优(Z=-1.814,P=0.013)。结论 脐带血miR-141可能是EOS有用的潜在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杨丽李坤杨蓉罗玲英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脐带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