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单菌、混菌发酵果蔬饲料最佳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探讨研究不同菌种发酵果蔬浓浆液体饲料的工艺,确定混菌发酵最佳工艺组合,提高其营养成分在畜禽中利用价值。采用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好的果蔬浓浆液体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生物量为指标,探索不同菌种发酵果蔬浓浆液体饲料的最佳发酵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发酵果蔬液体饲料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温度30℃、pH值6.0、接种量3%;枯草芽孢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发酵时间60 h、pH值5.0、接种量4%;植物乳杆菌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0 h、温度40℃、接种量3%、pH值6。将上述三种菌按最佳发酵条件混菌发酵后,其粗蛋白含量提高至19.88%,粗纤维含量降低至2.01%,乳酸、生物量、钙、磷含量分别提高至61.88 g/l、162.73×106cfu/ml、0.99%和0.91%。混菌发酵果蔬浓浆液体饲料可提高其营养价值。
- 杨骏陈生琴王婷柳俊超程茂基
- 关键词: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
- 混菌固态发酵霉变全价饲料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霉变全价饲料的特性。按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3%:1%:3%的接种比例接种到霉变全价饲料中,在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 d,料水比1:0.6,p H值为7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测定发酵期间产品p H和微生物类群的变化,应用选择培养基测定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动态变化;最后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AFB1在霉变全价饲料发酵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p H下降显著,发酵72 h时,p H分别为4.3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P<0.05)。乳酸菌的活菌数在发酵期间迅速增加,接种的乳酸菌在发酵中快速增殖,达到9.86 log CFU·g-1以上,这与发酵产品p H变化基本一致;酵母菌的生长变化比较平和,3 d内达到生长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中迅速增殖,在发酵3 d左右达到最大,而后又迅速下降。发酵结束时,霉菌含量从5.31 log CFU·g-1下降到2.92 log CFU·g-1,发酵3 d时,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中的霉菌活菌数下降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发酵饲料中的大肠菌群活菌数下降趋势显著(P<0.05),发酵3 d时,发酵的饲料中的大肠菌群只有3.90 log CFU·g-1,此时对照组中的大肠菌群活菌数处于较高的水平,为9.01 log CFU·g-1。霉变处理的对照组AFB1含量平均达到22.46μg·kg-1,经过混菌发酵处理的试验组含量平均还有4.32μg·kg-1,与正常全价料中的AFB1含量(5.63μg·kg-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度霉变全价饲料经混菌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其p H,抑制其中杂菌的生长,同时有效地降低霉菌毒素含量。
- 韩信程茂基吴超杨骏柳俊超
- 关键词:微生物类群AF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