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岑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晕
  • 2篇电晕放电
  • 2篇离子风
  • 2篇放电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推力
  • 1篇平板型
  • 1篇热源
  • 1篇激励器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杨兰均
  • 2篇王维
  • 2篇林岑
  • 1篇吴锴
  • 1篇刘帅
  • 1篇黄东
  • 1篇陈雅欣
  • 1篇马江波

传媒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离子风激励器对平板型热源强化对流散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空气电晕离子风强化散热技术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静态散热技术,并作为新一代散热方式受到国内外热管理领域的广泛关注。为将多电极离子风激励器推向工程实际,探寻多电极离子风激励器的散热变化规律,该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四类典型的离子风激励器对平板型热源的散热特性,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激励器散热特性变化规律,为实际激励器系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实验表明:四类离子风激励器散热特性随极间间距的变化规律受高压电极形式的影响较小,起确定性作用的是地电极的形式。四类离子风激励器强化传热系数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且都与电晕电流的1/4次方成线性关系,但对于地电极为热源平板的结构,由于受散热空间限制,需要选择合适的极间间距。对于四种同极间间距的离子风激励器,在相同电晕电压作用下,极间间距d≤2cm,选用针–网型激励器能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极间间距d≥3cm,选择针–板型离子风激励器散热效果更好。从功耗角度来看,针–板型离子风激励器在同强化传热系数下,功耗要普遍低于其它几种离子风激励器,因此,针–板型激励器能效更高。
林岑王维杨兰均庄伟春马江波陈雅欣
关键词: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离子风实验与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发展前景被引量:16
2016年
由于离子风的产生无需机械旋转部件、低功耗和低噪声等因素,其在诸多领域受到关注,特别是在强化散热、气动流体控制和推进等领域存在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电晕放电离子风的研究已在实验测量、理论模型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主要从上述3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学者在电晕放电离子风的电晕放电特性、离子风流场特性和机理等研究方面获得的成果,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能量转换效率低、电晕区流场测量不完善、推力产生机理不统一等)和解决方案。另外,简要介绍了电晕放电离子风技术在散热、气动流体控制和推进3个方面的应用情况,虽然该项技术新颖且潜能巨大,但离走上工程应用仍有一段距离。
杨兰均王维林岑黄东刘帅吴锴
关键词:电晕放电离子风推力数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