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菊元
-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温度和pH值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以产气量、产甲烷量、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以及有机物降解程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初始pH值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0℃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以VS计)为722.98 mL/g,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73%.,有机物去除率为67.5%;初始pH值为7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以VS计)为618.23 mL/g,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4%,有机物去除率为66%。
- 李轶熊菊元寇巍王晓明张大雷
- 关键词:餐厨垃圾牛粪混合厌氧发酵PH值
- 膨化预处理玉米秸秆的还原糖酶解工艺被引量:10
- 2013年
- 应用膨化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还原糖转化率为影响值设计正交实验,研究温度、pH、液固比、酶浓度及酶解时间五因素对纤维素酶解过程的影响。得出玉米秸秆糖化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8℃,pH 4.5,液固比8∶1,酶浓度36.0 U/g,酶解时间25 h;在此工艺条件下还原糖转化率达到28.98%。扫描电镜表征对比观察可看出,膨化后玉米秸秆纤维素酶解充分;结合红外光谱对各组分特征基团分析表明,膨化后的玉米秸秆酶解的纤维素基团特征峰变化更为明显。
- 伦晓中寇巍赵勇谷士艳熊菊元张大雷
- 关键词:玉米秸秆酶解还原糖正交实验
- 沼气中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 文章系统的探讨了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的水解动力学模型及抑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以一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水解动力学模型,其中与微生物增长有关的表面模型和Contois 模型对许多有机物的水解都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微生...
- 熊菊元李轶张大雷寇巍伦晓中谷士艳
- 关键词:沼气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动力学模型
- 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系统地探讨了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的水解动力学模型及抑制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以一级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水解动力学模型,其中与微生物增长有关的表面模型和Contois模型对许多有机物的水解都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微生物浓度很高的条件下,表面模型和Contois模型将转化成一级模型,因此这两种模型被认为是更为通用的模型。有关空间分布模型的研究将对颗粒有机物复杂的水解过程提出新的见解。研究了长链脂肪酸、挥发性有机酸、H2、NH3等中间产物以及pH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并对其相应的抑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
- 熊菊元李轶张大雷寇巍伦晓中谷士艳
- 关键词: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动力学模型
- 以秸秆和厨余垃圾为原料发酵产甲烷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秸秆与厨余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甲烷的二次回归模型和工艺条件。选取原料配比、原始C/N、TS浓度为参考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手段进行预测,在原料配比(秸秆∶厨余)为1.29∶1,C/N为20.42,TS浓度为10.07%时,甲烷的总产气量达到最高值,为21431.7mL,产气率为126.06mL/g。利用响应曲面法对结论进行优化检验,结果表明,实际值与理论值误差很小,工艺参数可用于实际应用中。
- 徐鑫寇巍张大雷谷士艳熊菊元
- 关键词:混合发酵秸秆厨余垃圾响应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