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艳媚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脂质体
  • 1篇脂质体介导
  • 1篇热休克
  • 1篇热休克蛋白
  • 1篇细胞
  • 1篇显微镜
  • 1篇流式细胞
  • 1篇流式细胞术
  • 1篇介导
  • 1篇抗B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共聚焦
  • 1篇共聚焦显微镜
  • 1篇PSA
  • 1篇BCG
  • 1篇CG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万敏
  • 2篇吴秀丽
  • 2篇王丽颖
  • 2篇于永利
  • 2篇尹晓光
  • 2篇王艳媚
  • 1篇张培因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抗BCG Hsp65单克隆抗体的鉴定及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对制备的5株抗BCG Hsp65单克隆抗体(Hsp65 mAb)做进一步鉴定和应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mAb的效价、亚类和结合抗原表位特性进行鉴定,应用mAb对Hsp65融合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5株mAb的类型均为IgG,其中ⅠC1和ⅡC3株mAb为IgG1亚类,ⅠA5、ⅠC3和ⅠD6株mAb为IgG2a亚类。抗原表位竞争结合分析显示,在配对的不同亚类mAb中,存在着结合Hsp65表面不同抗原表位的mAb。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证实,Hsp65 mAb对Hsp65-MUC1检测结果,与MUC1 mAb的一致。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制备的mAb能够识别通过蛋白装载进入树突状细胞内的Hsp65-PSA。结论:获得的Hsp65 mAb可做为检测工具,用于研究BCG Hsp65及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表达。
尹晓光吴秀丽万敏张培因王艳媚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BCG热休克蛋白单克隆抗体
脂质体介导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的改良方法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提高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效率。方法在传统的脂质体生化转染过程中,介入了简单的物理转染技术,并应用有限稀释克隆技术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技术,对转染细胞进行了早期克隆筛选,用流式细胞术对转染细胞表达GFP的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通过改良法获得转染pcDNA3-GFP-PSA质粒的B16、RM1和EL4细胞,表达报告蛋白GFP的阳性百分率(26%、24%和40%)高于传统法转染的细胞(16%、16%和18%)。改良法转染的B16、RM1和EL4经过克隆筛选、液氮冻存、水浴复苏和体外连续培养2周后,外源基因报告蛋白GFP表达的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7%、69%和83%。在转染流程上,通过改良法获得单克隆转染细胞株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改良的脂质体转染方法结合细胞克隆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高表达外源基因的转染细胞株。
尹晓光吴秀丽万敏王艳媚王丽颖于永利
关键词:脂质体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