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主题

  • 3篇苏格兰人
  • 2篇纳博科夫
  • 1篇第二人称
  • 1篇东方主义
  • 1篇性格
  • 1篇幽灵
  • 1篇游荡
  • 1篇语言
  • 1篇语言风格
  • 1篇赞美诗
  • 1篇绅士
  • 1篇生态女性
  • 1篇生态女性主义
  • 1篇世俗
  • 1篇特指
  • 1篇女性主义
  • 1篇女勇士
  • 1篇批判性
  • 1篇人称
  • 1篇人格

机构

  • 10篇广东食品药品...

作者

  • 10篇王芳
  • 1篇蒙柱环

传媒

  • 2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酷是人类最坏的行为——对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解读
2013年
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多重身份成就了内涵丰富的纳博科夫,他唯一坚持的信念就是"残酷是人类最坏的行为"。终其一生,他用毕生心血书写的"真切的感受和洞察的思想"全都蕴涵于"残酷"之中。为了更好地解读纳博科夫,从他"残酷"的生活经历、独立特行的个性与创作思想,以及作品"残酷"的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走近纳博科夫,以加深对纳博科夫的理解。
王芳
关键词:纳博科夫残酷
论汤亭亭《女勇士》对美国东方主义的颠覆与超越被引量:1
2017年
对于著名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是否包含东方主义倾向,评论界一直没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女勇士》对美国的"东方主义"进行了颠覆和超越。《女勇士》这部作品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王芳
关键词:女勇士东方主义华人形象
新与旧的完美结合——论《苏格兰人的书》中的语言风格被引量:1
2012年
在介绍《苏格兰人的书》独特的语言风格基础上,分析作者将旧的苏格兰方言和新的英语文学语言合一的目的以及这种语言的特点、运用效果,分析作品中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学与新型的革命性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意图和作用。通过这种新与旧的完美结合方式,作者不仅表达了他对家乡和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而且表达了他强烈的历史发展感和对于古老的苏格兰通过新的革命方式拥有更光明前途的希望。
王芳
关键词:语言风格传统文学
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悲剧被引量:2
2017年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作品描述了一个普通的黑人家庭,其成员虽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追求个人的存在价值和身份认同,但扭曲的生存价值使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走向了共同的结局——毁灭。作品通过一个黑人家庭悲剧的个例,折射出在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群体家庭生活的悲惨状况。探讨在此社会背景下所引发的黑人生存困惑,从个人家庭悲剧中去探索黑人家庭群体的不幸,并就此探究出黑人家庭毁灭的原因。
王芳
关键词:文化霸权黑人家庭悲剧
双重理想的追寻与寄托——论《苏格兰人的书》中的象征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苏格兰人的书》由《落日之歌》、《云雾山谷》和《灰色的花岗岩》三本书组成。在整个三部曲和单独的每部小说中,其象征性的框架结构、标题和人物既体现了吉本对苏格兰民族地位的寻求,也体现出他对苏格兰未来解救方法的探索过程。他在三部曲的象征意义中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主义及共产主义双重理想的追寻与寄托。
王芳
关键词:标题
走不出的困境之网——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无名的裘德》
2015年
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中用其悲怆的笔调描绘出"灵与肉"的殊死搏斗,体现了浓厚的生态保护意识及对女性和自然的关注与同情。论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无名的裘德》,探讨作品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生态女性主义的表现,讨论女主人公传统与前卫并存的双重性格,让读者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和加深对女性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王芳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游荡于文本之间的怜悯幽灵——解读纳博科夫《微暗的火》被引量:2
2013年
《微暗的火》,火何以微暗是多年来对许多读者的一个悬念和疑惑。谢德、金波特还有纳博科夫都拥有巨大的幻想力与想象力,提笔之时想象的蓝天下的白云,付诸笔端后却是脚下厚实的黑土,思想异常灵动与漂忽,就连他们自己也几乎没有察觉到他们这种思想状态与思维活动。他们是游荡于文本之间的怜悯幽灵,游离于文字内外,倍加感伤,因此他们所"点燃"的"火"都是微暗的。
王芳
关键词:《微暗的火》纳博科夫
谁是真正的绅士——解读《洛丽塔》中亨伯特性格的自我分裂被引量:1
2017年
《洛丽塔》又名《一个鳏夫的自白》,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小说用自白的形式向读者叙述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在自述的字里行间折射出男主人亨伯特自我分裂的性格特征。从亨伯特的反常行为和心理特征方面入手,探究主人翁性格分裂的起因,进而揭示其悲剧结局的根源。
王芳
关键词:《洛丽塔》亨伯特自我分裂人格
一首交互轮唱的赞美诗——解读《苏格兰人的书》中的第二人称叙述技巧
2012年
第二人称叙述是一种表现力和感染力都特别强的特殊叙述方式。在《苏格兰人的书》这部三部曲中,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通过第二人称叙述表达出来的。同时,在三部曲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第二人称的叙述技巧也不同。随着情节的发展,第二人称的特指和类指变得越来越复杂,反映出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表现了人物各自的观点和态度,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王芳
关键词:第二人称
先锋与世俗的矛盾统一——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批判性与世俗性关系的反思被引量:2
2012年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指向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等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性和世俗性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先锋性、独特性,从而使文学性本身确保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指向得以可能。
王芳蒙柱环
关键词: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批判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