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艳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生物传...
  • 1篇四面体
  • 1篇染病
  • 1篇微流控
  • 1篇微流控芯片
  • 1篇核酸
  • 1篇埃博拉
  • 1篇埃博拉病毒
  • 1篇POCT
  • 1篇DNA
  • 1篇病毒
  • 1篇病毒核酸
  • 1篇病原
  • 1篇病原检测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宋宏彬
  • 2篇郝荣章
  • 2篇王金艳
  • 1篇李杨
  • 1篇刘超
  • 1篇董世彪
  • 1篇贾雷立
  • 1篇卢晓
  • 1篇孙中杰
  • 1篇王瑞丽
  • 1篇孔文
  • 1篇丁里

传媒

  • 2篇军事医学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DNA四面体探针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埃博拉病毒核酸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核酸的方法。方法利用一步热变性法自组装成带有固定探针的DNA四面体后,通过Au-S键固定至金电极表面制备成新型核酸探针。与合成的埃博拉病毒核酸序列特异性结合后引入Bio-ss DNA检测序列,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引入avidinHRP放大信号,利用计时电流法进行检测。结果该传感器可特异性识别和定量检测人工合成的埃博拉病毒的核酸序列,通过实验条件优化,测定核酸的浓度范围在1.0×10^(-9)~5.0×10^(-6)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2×10^(-10)mol/L。结论所构建的DNA四面体探针修饰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埃博拉病毒核酸的灵敏、特异检测。
王金艳孔文董世彪贾雷立刘超郝荣章宋宏彬
关键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埃博拉病毒
POCT技术在传染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传染病病原的即时快速检测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现场检验(POCT)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速、设备便携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该文重点阐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在传染病病原POCT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进一步阐述了上述技术的联用在POCT检测方面的应用。
王瑞丽卢晓孙中杰王金艳李杨丁里郝荣章宋宏彬
关键词:POCTLAMP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