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微粒
  • 2篇甘草
  • 2篇甘草次酸
  • 2篇X4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代谢物
  • 1篇学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时曲线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评价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提取
  • 1篇浙贝
  • 1篇乳化法
  • 1篇生物碱
  • 1篇释药
  • 1篇释药特性

机构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田娟
  • 4篇蔡程科
  • 2篇范文硕
  • 1篇王允亮
  • 1篇李军祥
  • 1篇王贝贝
  • 1篇何婷
  • 1篇刘永刚
  • 1篇雷海民
  • 1篇赵爽
  • 1篇王鹏龙
  • 1篇谭鹏
  • 1篇刘佳丽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甘草次酸拼合物TOGA-X4微粒的制备及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锈钢快速膜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甘草次酸拼合物TOGA-X4微粒工艺的初步考察,为难溶性中药天然成分拼合物剂型的选择提供思路;通过冻干曲线的考察,对微粒冻干粉的冻干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制剂减小微粒粒径、增大微粒比...
田娟
关键词:体外释放微粒药时曲线
决明子的研究概述
药食两用的决明子因为具有多种的药理作用和食用安全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本文对质量标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为药食两用决明子进一步深度、广泛发利用提供依据,提示方向.
田娟蔡程科
关键词:决明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HPLC-MS法测定去氢骆驼蓬碱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测定人肝微粒体中去氢骆驼蓬碱的代谢产物。方法:以去氢骆驼蓬碱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系统分析去氢骆驼蓬碱经肝微粒体代谢的代谢产物。结果:去氢骆驼蓬碱在人肝微粒体中经Ⅰ相代谢后产物主要为哈尔酚。结论:哈尔酚为首次报道的代谢产物,本研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阐明了去氢骆驼蓬碱的体内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爽王贝贝田娟谭鹏付瑾刘永刚
关键词:肝微粒体去氢骆驼蓬碱代谢物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齐墩果酸微粒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初步建立无包载辅料的齐墩果酸微粒的制备方法,对制备工艺进行考察和优化,得到分散性好、粒径均一、分布窄的齐墩果酸微粒。方法:以齐墩果酸微粒的平均粒径Z-average、多分散指数PDI为主要指标,辅以电镜观察,对影响齐墩果酸微粒成型和分散性的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齐墩果酸微粒冻干粉平均粒径(434.7±39.06)nm,PDI(0.25±0.08),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结论:不锈钢快速膜乳化法可用于中药难溶性成分齐墩果酸的微粒制备,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吴晨悦范文硕田娟蔡程科
关键词:齐墩果酸微粒
和降颗粒乙醇提取工艺研究及初步药效学评价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优选和降颗粒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汤剂及配方颗粒进行初步药效学对比研究,对提取工艺进行评价,为该方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率、浙贝生物碱提取量、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基础致敏结合食管酸灌注所致NERD大鼠模型中相关蛋白含量,对和降颗粒的药效进行评价,并对量效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黄连、浙贝母采用12倍50%乙醇(考虑药材对溶剂的吸收首次加液量为13.4倍)、提取3次、每次1.5 h。药效研究表明和降颗粒低剂量组药效显著,日服药剂量降为原来的1/2。量效关系考察发现,和降颗粒中黄连总生物碱含量高于传统汤剂及配方颗粒,量效关系明显。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保证了和胃降逆方药效物质的充分提取,大大降低了服用剂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处方打下了坚实基础。
范文硕王允亮王之洋马红瑞田娟刘佳丽何婷李军祥蔡程科
关键词:黄连总生物碱药效学
甘草次酸拼合物TOGA-X4微粒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复水性良好的甘草次酸拼合物TOGA-X4微粒,得到稳定可靠的制剂工艺,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和复水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不锈钢膜乳化法制备抗肿瘤活性物质TOGA-X4微粒的工艺进行考察及优化,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粒外观形态;采用直接释药法测定TOGA-X4微粒和原粉的累积释放率,并采用不同释放模型拟合体外释药曲线,对比评价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优选的最佳制剂工艺为油相含TOGA-X4质量浓度5 mg/m L,水相PVA质量浓度30 mg/m L,油水比1∶1,过膜压力0.4 MPa,冻干保护剂为质量浓度50mg/m L蔗糖水溶液,固化温度为70℃。TOGA-X4微粒中TOGA-X4的释放曲线符合Logistic动力学方程,TOGA-X4原粉的释放曲线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不锈钢膜乳化法制备微粒工艺简单、稳定、可靠,提高了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在难溶性药物微粒的制备中具有优越性。
田娟赵蕊王鹏龙范文硕王之洋马宏瑞雷海民蔡程科
关键词:甘草次酸微粒释药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