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胜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输尿管结石应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其被临床或者手术判定为输尿管结石,所有入选的患者行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并采用不同图像后处理: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表面成像。结果:在入选的200例患者中,结石最小的直径为1.5 m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的有70例,位于下段的有83例,位于中段的有35例,位于输尿管上中下段的有12例。同时还发现合并输尿管畸形的患者,其中,合并肾囊肿的100例,输尿管囊肿的5例,膀胱憩室的4例,合并肾结石的30例,合并膀胱结石的10例,合并输尿管及肾积脓的2例,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的20例。结论:64排容积CT对于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大小、形态、数量及其周围情况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可显示泌尿系统是否合并畸形及肾结石、膀胱结石。
- 易宏锋卢月月谢琼肖胜
- 关键词:64排容积CT输尿管结石尿路成像
- 不同CT扫描模式对辐射剂量及冠状动脉桥成像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64层双源CT的扫描模式对冠状动脉桥成像质量的不同。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心内科的102例节律规则、心率≤65次/min的经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前门控大螺距扫描组(A组,34例)、前门控序列扫描组(B组,34例)、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组(C组,34例)。同时采用双盲法对3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和桥血管的通畅性进行评价,并同时记录辐射剂量。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F=0.520,P=0.596)、性别(χ~2=0.154,P=0.695)、体质量指数(F=0.281,P=0.756)之间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扫描时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5.592,P=0.005);3组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F=6.622,P=0.002)、剂量长度乘积(F=7.413,P=0.001)、有效辐射剂量(F=4.539,P=0.013)的比较都具有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中图形评价分数为1分(χ~2=0.354,P=0.552)、2分(χ~2=0.183,P=0.669)以及3分(χ~2=0.074,P=0.785)的数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3组患者中A组扫描长度最长,B组扫描长度最短,但3组扫描长度对比(F=2.341,P=0.209)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心律稳定、心率≤65次/min的经搭桥术后患者,使用双源CT行前门控大螺距扫描模式与其他2种扫描模式相比,能获得相似的高质量图像且辐射剂量较低,是心血管患者进行搭桥术以后保持桥血管通畅的有效方法。
- 肖胜黄劲柏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图像质量
-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医学影像胶片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医学影像胶片柜,包括干燥装置、柜体、柜脚、弹簧架和透气框架,在柜体的上端安装了一个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内包括风机与加热管,干燥装置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风机吹风,通过加热管的加热,使得风中...
- 张庆肖胜姬广海
- 文献传递
- 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研究、分析MS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伤者作为观察对象,80名伤者均接受MSCT三维重建检查、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MSCT三维重建检查、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评估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在准确率方面,MSCT三维重建检查错位性骨折的准确率为96.09%,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错位性骨折的准确率为70%;MSCT三维重建检查凹陷性骨折的准确率为88.89%,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凹陷性骨折的准确率为55.56%;MSCT三维重建检查线性骨折的准确率为94.37%,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线性骨折的准确率为50.70%;MSCT三维重建检查粉碎性骨折的准确率为79.07%,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粉碎性骨折的准确率为46.51%。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各组准确率进行X2检验,均显示差异显著(P<0.05)。在检查用时方面,MSCT三维重建检查的时间较短,而DR数字化X射线摄影检查的时间较长,t检验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外伤性肋骨骨折属于骨科临床常见病,肋骨骨折发生后,伤者必须尽快接受治疗。对伤者行MSCT三维重建检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准确诊断,有利于早期治疗。
- 肖胜
- 关键词:外伤性肋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