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昌拥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双颌前突
  • 2篇前突
  • 2篇矫治
  • 1篇头影
  • 1篇头影测量
  • 1篇矫治器
  • 1篇固定矫治
  • 1篇固定矫治器

机构

  • 1篇福建省宁德市...
  • 1篇宁德市医院

作者

  • 2篇陈启锋
  • 2篇赖昌拥
  • 1篇黄荣城
  • 1篇杨艳

传媒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高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高角型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双颌前突患者,根据治疗前的SN/MP角将患者分为2组,高角组27例,SN/MP≥40°。均角组27例,29°﹤SN/MP﹤40°。使用活动翼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2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的高角型双颌前突上下颌骨在矢状方向上无明显变化。②高角型双颌前突治疗后上下颌磨牙伸长量分别为1.04和0.99 mm。上下颌磨牙前移量分别为2.74和2.37 mm。下颌平面未发生顺时针旋转。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的高角型双颌前突平面能够保持稳定③高角组的U1-PP、U1-V、L1-V、U1/NA、U1-NAmm、L1/NB和L1-NBmm治疗前后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④高角型双颌前突治疗后的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上下唇长度变小,软组织突度减小。⑤高角组的上颌中切牙与上唇内收的比例为1∶0.357,下颌中切牙与下唇内收的比例为1∶0.879 9。结论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的高角型双颌前突垂直向和矢状向支抗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上下颌骨在矢状关系上更加协调,上下颌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软组织侧貌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陈启锋杨艳赖昌拥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双颌前突
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前后软硬组织改变的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分析活动翼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5例双颌前突拔牙病例,应用活动翼矫治技术进行矫治。于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对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前牙平均内收5.82mm、直立16.87°,下前牙平均内收4.61mm、直立10.99°;上颌磨牙未伸长,下颌磨牙伸长1.33mm,下颌骨未发生顺时针旋转;上下磨牙分别前移2.35mm和2.07mm;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1.95mm和3.68mm,下唇长度减小0.83mm。结论:双颌前突患者应用活动翼矫治技术矫治后垂直向及矢状向支抗可得到较好控制,侧貌明显改善。
陈启锋黄荣城赖昌拥
关键词:双颌前突头影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