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芳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安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护理
  • 1篇心理
  • 1篇信息处理
  • 1篇信息处理速度
  • 1篇学习记忆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症状
  • 1篇认知功能损害
  • 1篇亲情护理
  • 1篇住院
  • 1篇康复
  • 1篇康复期
  • 1篇康复期精神分...
  • 1篇康复期精神分...
  • 1篇焦虑

机构

  • 4篇天津市安定医...

作者

  • 4篇陈芳
  • 3篇司丽华
  • 2篇刘媛
  • 1篇付茜

传媒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天津护理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学习记忆与信息处理速度功能的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学习记忆与信息处理速度功能的损害特点。方法:采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和Stroop色词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精神分裂症超级高危人群30例,健康对照40例学习与记忆能力进行评估;采用连线测验(TMTA)、韦氏智力测验中的数字符号来测量信息处理速度功能。结果:在HVLT-R、BVMT-R、TMTA、符号编码、Stroop色和Stroop色词得分上3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Stroop词上3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HVLT-R2、HVLT-R3、BVMT-R、Stroop色、Stroop色词上两两都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健康对照组得分均高于超高危人群及精神分裂症组,且超高危人群得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得分。TMTA测验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组用时长于超高危人群组及健康对照组,而超高危人群组得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符号编码测验表现为健康对照组与超高危人群组得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早期已经存在一定学习记忆和信息处理速度功能上的障碍,需要更多的研究找出特异性的功能障碍。
司丽华付茜陈芳刘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护理被引量:3
2017年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存在抑郁症状的护理干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认为给予患者生活技能训练、心理护理、工娱疗、音乐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干预措施,才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患者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康复。
司丽华陈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推理能力损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推理(TOM)能力损害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53名被试分为精神分裂症组(27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采用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Stroop色词测验、韦氏智力测验中的数字符号评估被试的认知功能;失言觉察任务评估心理理论能力(TOM);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估智力水平(IQ)。结果两组间认知测验分数、IQ总分、TOM分与控制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的TOM与认知功能测验和智力测验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TOM与符号编码得分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分与IQ总分呈正相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TOM分在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理论的损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特征,是独立于认知功能损害而存在的。
司丽华陈芳刘媛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住院焦虑症患者采用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亲情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55例焦虑症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采用亲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AS、SDS评分与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7%,对照组为76.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采用亲情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陈芳
关键词:焦虑症亲情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