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晓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电厂
  • 1篇增温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温排水
  • 1篇象山港
  • 1篇浮游植物
  • 1篇浮游植物群落
  • 1篇浮游植物群落...

机构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篇李婷
  • 1篇林霞
  • 1篇韩晓

传媒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象山港国华电厂强增温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格局被引量:5
2014年
为探索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2月(冬)、5月(春)、8月(夏)和11月(秋),用浮游生物III型网(网目77μm)在象山港国华电厂邻近海域的强增温区进行10站位2重复的浮游植物取样。结果表明,共有浮游植物51种,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共20属48种。该海域年平均丰度为71.5×104 ind·m–3,物种多样性最高发生在秋季,而春季最低。4个季节的优势种有16种,其中,春季和冬季各检出1种,分别为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central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其他季节最主要优势种为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相似性分析(ANOSIM)和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显示,各季节间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R=0.992,p<0.01),尤其在夏季,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适高温的角毛藻倾向于聚集到排水口附近海域,这可能会增加高温期角毛藻赤潮的概率。
李婷韩晓林霞
关键词:象山港温排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