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燕青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癌
  • 1篇凋亡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与转...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 1篇雄激素受体基...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软镜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软镜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顾燕青
  • 2篇沈俭
  • 2篇刘洪新
  • 1篇沈薇
  • 1篇陈伟杰
  • 1篇沙建军
  • 1篇梁国庆
  • 1篇包卫东
  • 1篇俞奇伟
  • 1篇沈杰
  • 1篇陈建华
  • 1篇沈伟
  • 1篇孙鹏
  • 1篇陈春雷
  • 1篇江宁东
  • 1篇杨莉莉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前列腺癌(PCa)低危和高危组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微卫星多态性,探讨该重复序列长度对PCa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PCR和双链循环DNA测序技术,对98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和95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PCa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标本(CAG)n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分析该微卫星多态性与PCa恶性程度的影响。结果 PCa组CAG重复序列为15-31,平均(23.21±3.07);参照组重复序列为14-34,平均(24.20±3.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Ca患者肿瘤Gleason评分进行分级,≤7分为低危,共68例,≥8分为高危,27例。低危组的CAG重复序列为18-31,平均(23.65±2.92),高危组CAG重复序列为15-27,平均(22.11±3.2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受试者AR基因(CAG)n重复序列呈现多态性,该重复序列长度与PCa的发生有关,较短的CAG重复序列预示发生PCa的可能性较大,恶性程度更高。
梁国庆顾燕青沈薇陈伟杰江宁东陈春雷沙建军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CAG重复序列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癌恶性程度
三叶青总黄酮通过STAT3信号通路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
2023年
目的 探讨体外使用三叶青总黄酮(TFTH)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对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不同浓度TFTH加入培养基对BIU-87细胞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对数试剂盒(CCK)-8试验分别检测不同浓度TFTH(0、20、50、100μg/ml)组作用24、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不同浓度TFTH作用24、48 h后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TFTH对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STAT3、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基因(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TFTH处理BIU-87细胞24或48 h后,对癌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P<0.01);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TFTH处理BIU-87细胞24或48 h后,均有诱导癌细胞凋亡作用(P<0.01),且TFTH对细胞增殖或凋亡呈剂量时间依赖性;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不同浓度TFTH处理后的BIU-87细胞,其JAK2、STAT3、VEGF和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TFTH可通过体外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表达,使JAK2、STAT3、TGF-β1、VEGF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从而抑制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殷金成刘洪新顾燕青唐新宇郭宗保沈俭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凋亡
f/tPSA、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诊断效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在PSA灰区(tPSA4-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用。方法 162例患者经临床确诊后分为BPH组104例和PCa组58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SA、f/tPSA、直肠超声检测前列腺体积并测算PSAD数值。结果 PCa组血清tPSA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tPSA较BPH组明显降低(P<0.01),PCa组PSAD值较BPH组明显升高(P<0.01)。随f/tPSA、PSAD升高,PCa诊断的敏感度也升高但特异度下降。PSAD对PCa诊断特异度明显高于f/tPSA比值。结论 f/tPSA比值和PSAD对诊断BPH、PCa具有重要意义。
孙鹏包卫东杨莉莉沈俭顾燕青沈伟沈杰俞奇伟陈建华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RIRS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RIRS后有无并发尿脓毒血症分成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组(n=30)与RIRS后未并发尿脓毒血症组(n=37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RIRS后尿脓毒血症并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再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有糖尿病、结石直径≥2cm、患侧结石梗阻是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验证预测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0.840~0.937)。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L拟合优度检验χ^(2)=5.760,P=0.330。结论:女性、有糖尿病、结石直径≥2cm、患侧结石梗阻是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RIRS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殷金成顾燕青唐新宇郭宗保刘洪新
关键词: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