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娟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住院患儿意外伤害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防止住院患儿意外伤害的发生,为患儿提供安全的护理。方法从安全意识、工作流程、风险管理方面分析原因,采取培养爱心护士、规范护理行为、树立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对护士进行专科培养、分层次使用等措施。结果意外伤害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积极有效管理、落实防范措施,是保证患儿安全护理的关键。
- 王学燕王伟伟乌娟
- 关键词:住院患儿
- 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
- 2006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7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完成。将60只新生7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假手术组及高剂量激活素治疗组、中剂量激活素治疗组、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缺氧缺血后,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激活素1mL(浓度依次为0.025,0.005,0.001mg/L),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缺氧缺血结束后不同时间点(0,2,6,24,48h,每个时间点2只大鼠)采集标本,观察激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做细胞凋亡分析,观察激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各时间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和治疗组幼鼠的脑组织肉眼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其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最明显且逐渐加重;各治疗组脑组织瘀血情况弱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且于造模6h后的各时间点逐渐好转。②光镜及电镜下,治疗组脑组织细胞结构较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③各组幼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假手术组眼(0.76±0.09)%演明显低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眼(7.46±0.12)%演及高、中、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眼(5.91±0.15)%,(3.47±0.08)%,(5.23±0.17)%演(P<0.0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组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5);中剂量激活素治疗组明显低于高、低剂量激活素治疗组(P<0.05);后两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激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损伤和细胞凋亡。
- 安丽王学燕乌娟
- 关键词:激活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