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利群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杂交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体质量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子一代
  • 1篇魁蚶
  • 1篇灰色关联
  • 1篇灰色关联度分...
  • 1篇海马
  • 1篇不同生长阶段
  • 1篇存活

机构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2篇于涛
  • 2篇赵春暖
  • 2篇任利群
  • 1篇单秀娟
  • 1篇吴彪
  • 1篇王晓梅
  • 1篇杨爱国
  • 1篇林建国
  • 1篇蔡忠强
  • 1篇李波
  • 1篇李致远

传媒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与韩国群体杂交子一代的生长和存活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分析了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4个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80%以上);自交组的受精率略高于杂交组,但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在幼虫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大于CK组和CC组,但存活率和变态率无显著差异;在稚贝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也均大于CK组和CC组,但CC组和CK组的保苗率比KC组和KK组高。综合分析比较表明,杂交KC组的杂种优势率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壳长生长上均表现为正值,在稚贝期的存活率方面也表现为正值,杂交KC组结合了两群体的部分优良性状,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蔡忠强郑言鑫任利群赵春暖吴彪王肖君于涛杨爱国林建国
关键词:魁蚶杂交存活杂种优势
膨腹海马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不同生长阶段特殊表型性状及其相关性,筛选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辅助膨腹海马形态学研究及其人工选育打下理论基础。【方法】以人工繁育的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分别测定下颌长(X1)、上颌长(X2)、吻长(X3)、眼径(X4)、眼后头长(X_(5))、头长(X_(6))、躯干长(X_(7))、尾长(X_(8))、背鳍长(X_(9))、体长(X_(10))及体质量(Y)等表型性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比较10日龄和2月龄膨腹海马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主要发育方向,并以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探究2月龄膨腹海马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除了10日龄膨腹海马的下颌长与背鳍长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外,2个时期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不同生长阶段膨腹海马主成分聚焦的方向不同,10日龄到2月龄,膨腹海马初始体长增长较快,头吻部生长发育明显,后期则聚焦于躯干部的生长。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是头长和体长,其中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763),而头长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0.278);构建的回归方程(Y=-1.817+0.038X_(6)+0.029X_(10))可准确预测体质量的变化(F=127.556,P<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与2月龄膨腹海马体质量关联度较高的形态性状包括躯干长、尾长、头长和体长,对应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87、0.754、0.745和0.724。不同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略有差异,但与体质量关联度较高的形态性状中均含有体长。【结论】10日龄到2月龄膨腹海马的生长从头吻部转移到躯干生长。在以体质量为目标性状选育2月龄膨腹海马时,应以体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兼顾头长、躯干长和尾长的协同选择。
赵春暖赵春暖于涛王晓梅任利群于涛单秀娟李致远任利群陈洋
关键词:形态性状体质量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