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福荣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癫痫
  • 2篇红藻氨酸
  • 2篇氨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致痫
  • 1篇神经再生
  • 1篇苔藓纤维
  • 1篇未成年
  • 1篇西罗莫司
  • 1篇小鼠
  • 1篇抗癫痫
  • 1篇黄酮
  • 1篇甘草
  • 1篇甘草黄酮
  • 1篇C57BL/...
  • 1篇C57BL/...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曾玲晖
  • 2篇刘福荣
  • 1篇谢强敏
  • 1篇刘健翔
  • 1篇吴美玲
  • 1篇朱锋
  • 1篇吴赟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罗莫司抗红藻氨酸诱发的未成年C57BL/6小鼠癫痫的有效剂量
2017年
目的探索西罗莫司(Sir)治疗未成年小鼠癫痫的安全有效剂量及作用。方法 10日龄的C57BL/6小鼠单次ip给予卡莫酸(红藻氨酸,KA)12.0 mg·kg-1诱导癫痫,于造模后24 h隔天分别ip给予Sir 0.3,1.0和3.0 mg·kg-1直至3 d、7 d、3周、5周和6周,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S6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确定最低有效剂量。观察Sir最低有效剂量对学习记忆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Doublecortin(DC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发育,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水平,悬尾、O迷宫和新事物认知实验测定小鼠焦虑抑郁状态。结果 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Sir 0.3 mg·kg-1对正常小鼠和KA致痫小鼠S6蛋白磷酸化无显著影响,而1.0和3.0 mg·kg-1均可显著抑制KA致痫小鼠S6蛋白磷酸化(P<0.05)。选取Sir 1.0 mg·kg-1作为最低有效剂量。Sir 1.0 mg·kg-1对DCX表达和体质量无显著影响。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平台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象限次数明显下降(P<0.05),而Sir 1.0 mg·kg-1可显著逆转KA致痫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KA致痫模型小鼠在悬尾实验中显示悬尾不动时间明显上升(P<0.05),O迷宫实验中移动距离、开臂中停留时间以及新事物认知实验中与新事物的触碰时间、触碰频率、移动距离和速度明显缩短(P<0.05),而Sir1.0 mg·kg-1可显著逆转KA致痫模型小鼠的焦虑抑郁状态(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Sir 1.0 mg·kg-1对未成年期癫痫小鼠的m 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和癫痫后共病形成有抑制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为理想的给药剂量。
吴美玲杨鑫杰刘福荣王昱植陈丹娇吴赟朱锋曾玲晖
关键词:癫痫西罗莫司蛋白表达
甘草黄酮对红藻氨酸致痫小鼠的抗癫痫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明确甘草黄酮对红藻氨酸致痫小鼠在急性痫性发作期和自发性癫痫发作期的作用,并从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成年ICR小鼠经腹腔内单次注射红藻氨酸25 mg/kg诱导急性痫性发作,在红藻氨酸致痫前7 d(预防性给药)或致痫后24 h始(治疗性给药)给予小鼠甘草黄酮混合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观察急性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及持续时间;模型小鼠第2天起采用录像监控自发性癫痫的发作,一共6周;BrdU免疫组织化学和Timm染色分别检测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结果:预防性甘草黄酮低中高剂量给药对模型小鼠急性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影响;而甘草黄酮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从造模后第三周起均能减少模型小鼠自发性癫痫发作频率[(0.58±0.15)次/d 和(0.38±0.38)次/d 与(1.23±0.23)次/d, P<0.05)]。同时,甘草黄酮预防性和治疗性用药均能减少模型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再生(15.6±2.6和17.1±3.1与28.9±3.5, P<0.05)和苔藓纤维发芽(1.33±0.31和1.56±0.42与3.0±0.37, P<0.05)。结论:甘草黄酮对癫痫急性发作无影响,但对自发性癫痫形成具有一定防治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减少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有关。
刘健翔刘福荣杨鑫杰王昱植陈丹娇谢强敏曾玲晖
关键词:神经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