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卓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赵永生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杨海山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徐莹
辽源市中心医院
宫宝华
辽源市中心医院
王永亮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多层螺旋CT...
1篇
影像
1篇
影像诊断
1篇
诊断与鉴别诊...
1篇
肾脏
1篇
肾脏肿瘤
1篇
头坏死
1篇
肿瘤
1篇
良恶性
1篇
良恶性肿瘤
1篇
介入
1篇
介入治疗
1篇
坏死
1篇
骨头
1篇
骨头坏死
1篇
股骨
1篇
股骨头
1篇
股骨头坏死
1篇
灌注
1篇
灌注成像
机构
2篇
吉林大学中日...
2篇
辽源市中心医...
作者
2篇
赵永生
2篇
吕卓
1篇
梁平
1篇
高德义
1篇
王永亮
1篇
宫宝华
1篇
徐莹
1篇
孙东杰
1篇
杨海山
1篇
刘烨
1篇
赵妍
传媒
1篇
中国实验诊断...
1篇
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1篇
2008
1篇
200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的CT及MRI诊断及分型,观察和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16例,共计265侧肢体,进行CT、MRI诊断后介入治疗,其中男149例,女67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3.7岁,诊断后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灌注尿激酶的介入综合治疗。结果影像诊断结果,本组265个髋关节,CT检查164例,MRI检查190例,24例早期MRI呈斑点状、线条状长T1长T2信号改变。CT骨小梁结构紊乱,正常“星芒”征消失,出现斑点状骨硬化或小透光区。Й期54例,Ⅱ期88例,Ⅲ期58例,Ⅳ期24例,Ⅴ期2例。介入治疗结果,临床疼痛改善或消失者占91%,功能改善占82.2%,骨小梁再生12.1%,Ⅰ、Ⅱ期者治疗效果显著,Ⅳ、Ⅴ期者效果欠佳。结论CT、MRI提高了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对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介入留管灌注溶栓治疗能改善微循环,建立侧支和活血化淤功效,从而使坏死组织逐渐康复,对股骨头坏死治疗是一种具有显著疗效的方法。
王永亮
赵永生
吕卓
梁平
杨海山
高德义
宫宝华
徐莹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CT
MRI诊断
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分析肾脏灌注图像及灌注参数变化规律,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CT 16 splice或64splice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对正常志愿者6例及肾脏肿瘤(良恶性)患者25例的CT灌注参数值和参数图进行分析。结果①肾细胞癌(15例)肾皮质BF、BV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肾错构瘤(10例)肾髓质BF及肾细胞癌肾髓质BF低于正常肾组织。②肾细胞癌及肾错构瘤MTT明显缩短,其中肾细胞癌MTT短于肾错构瘤(P<0.05)。③肾细胞癌BF、BV高于肾错构瘤(P<0.05)。④BF,BV,MTT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正常肾组织及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吕卓
赵妍
赵永生
刘烨
孙东杰
关键词:
肾脏
肾脏肿瘤
CT灌注成像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