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景峰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断陷
  • 3篇油气
  • 3篇盆地
  • 3篇方正断陷
  • 2篇页岩
  • 2篇页岩油
  • 2篇油田
  • 2篇走滑
  • 2篇勘探
  • 2篇古近系
  • 1篇调整井
  • 1篇叠合
  • 1篇断陷盆地
  • 1篇对接
  • 1篇油气关系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新领...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田水
  • 1篇油田水平井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作者

  • 8篇吴景峰
  • 2篇李敬生
  • 2篇付晓飞
  • 2篇蒙启安
  • 2篇李军辉
  • 1篇刘涛
  • 1篇王利
  • 1篇王彪
  • 1篇李景波
  • 1篇王贵文
  • 1篇陆加敏
  • 1篇刘性全
  • 1篇彭建亮
  • 1篇高翔
  • 1篇张金友
  • 1篇郑宪宝
  • 1篇孙立东
  • 1篇白雪峰
  • 1篇郭晓娟
  • 1篇鲁刚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新领域、新类型及资源潜力被引量:3
2023年
大庆油田历经60多年发展,常规油气资源已步入勘探后期,新领域、新类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接续。松辽盆地北部主要发育坳陷期青山口组和断陷期沙河子组2套烃源岩,结合非常规油气的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目前形成了一系列新领域、新类型油气勘探的创新性理论与技术成果。主要表现为:①创新了页岩油原位成藏理论,认为"厚层高含氢指数页岩、大规模有机孔隙、超低孔喉自封闭"是页岩油富集的主控因素,预测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资源量为151×10^(8)t,页岩油是大庆油田大规模增储上产的核心领域;②建立了源下致密油断裂带控藏新模式,指出"青山口组源岩生烃增压、油气沿断裂向下倒灌"的致密油富集新认识,预测致密油资源量为21.85×10^(8)t,致密油是大庆油田规模增储的重要保障;③提出了以超压为核心的致密气富集的新认识,建立了"源内生烃增压、两侧扇体聚集"的沙河子组超压致密气成藏新模式,初步评价致密气资源量为10960×10^(8)m^(3),致密气是大庆油田天然气规模增储的现实领域。松辽盆地北部新领域、新类型的油气资源潜力大,是大庆油田保持原油稳产3000×10^(4)t的重要资源基础;其油气勘探经验可为其他盆地提供借鉴和启示。
王小军白雪峰白雪峰金之钧陆加敏匡立春王贵文李敬生张金友李军辉吴景峰李敬生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页岩油
方正断陷古近系重矿物组合特征与物源方向探讨
2011年
查明研究区物源方向对于砂体展布、储集层预测和圈闭评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方正断陷古近系新安村+乌云组、达连河组、宝泉岭组重矿物组合特征研究,并结合重矿物ZTR指数分析结果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明确研究区古近系沉积物源主要来源于断陷西、西北、东南和东北四个方向。各物源体系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含量反映的物源属性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平面上以伊汉通断裂为界呈南北分带性,垂向上重矿物组合及物源方向有较大的继承性,ZTR指数从大到小的变化规律表明断陷经历了从断陷初期远物源到断坳转换期近物源的演化过程。
吴景峰
关键词:方正断陷古近系重矿物组合物源方向
盘根填加工具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中机泵类、阀门类盘根密封材料的盘根填加工具,包括左半圆筒(1)、右半圆筒(2)、凹槽(5)、凸台(6)等,左半圆筒(1)与右半圆筒(2)对接咬合,左半圆筒(1)的顶部安装有左耳(3),右半圆筒(2)的顶部...
房国平鲁刚霍久山李景波王键吴景峰刘涛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区加密调整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区加密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需加密调整井区的经济极限井距及经济极限有效厚度下限;取所述需加密调整井区的井位图与四个水平井区加密调整模版作对比,选择对应的水平井区加密调整模版;...
刘性全冷小勇孙美凤祖琳郑宪宝吴景峰宫宝刘仰东马玉玲王利郭晓娟
文献传递
方正断陷伊汉通断裂走滑特征及与油气关系
2016年
通过对方正断陷地震资料和构造特征的详查梳理识别出伊汉通断裂走滑的多种表现形式,应力在伊汉通断裂走向上的变化,引起走滑断裂带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的构造特征,应力张扭区形成断凹,应力压扭区形成断鼻、断背斜等构造,常常沿走滑断裂带方向形成凹中隆的构造格局,油气沿应力张扭区的断凹向挤压区的构造圈闭中运移,聚集而形成油气富集区,烃源岩层中的分散油气也可在扭应力作用下运移至断鼻圈闭中,并形成油气二次聚集。因此对伊汉通走滑断层的识别和解释,不仅对方正断陷油气藏的形成、分布及富集有新的认识,而且可为寻找同类油气藏提供依据。
吴景峰
关键词:方正断陷走滑断裂成藏模式
汤原断陷古近系剥蚀量恢复及原型盆地构造格局被引量:3
2020年
汤原断陷构造复杂,后期改造强烈,原型盆地认识不清,导致原始沉积沉降中心不明确,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展。本文从剥蚀量计算入手,分别采用镜质体反射率(R_o)法和地层趋势法,对宝泉岭组、达连河组及新安村组的地层剥蚀量进行计算,结合地震及构造特征,并利用地质建模技术恢复了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形态,通过计算恢复认为:新安村组时期,原始厚度最厚发育在东部边界断裂下降盘,沉积沉降中心被断陷中部低凸起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此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位于断陷东部边界断裂中段;达连河组时期,早期的两个沉积沉降中心逐渐合并为一个,断陷西部、南部出现规模较小的沉降带,最厚处依然位于东部断裂带下降盘,而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至东部边界断裂北段;宝泉岭组时期,早期的两个沉积沉降中心完全合并为一个,断陷西部的沉降带规模扩大,形成一东一西的两个主要沉积沉降中心,沉积沉降中心由一个变为两个。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原型盆地格局形态及不同时期沉积沉降中心分布及迁移过程。
吴景峰吴景峰蒙启安
关键词:汤原断陷原型盆地
方正断陷多期构造叠合构造解析及模式分析
2020年
为了理清方正断陷多期构造叠合引起的盆地变形,断陷内部构造样式多样及构造解析存在多解性的问题,通过对地震资料的重新梳理、区域构造特征及郯庐断裂演化的分析,结合伸展、走滑拉分、走滑挤压以及后期抬升剥蚀等多期构造叠加对方正断陷的影响,对构造解析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方法,并建立了方正断陷伸展—走滑—挤压三维应力模式。研究认为断陷西部改造程度弱,继承了断陷初期白垩系盆地的伸展模式,断陷东部后期挤压推覆改造强度大,伸展模式已不适用,必须考虑逆冲推覆构造的影响,断陷中部发育的伊汉通断裂走滑特征明显,花状构造发育,以伊汉通断裂为界断陷东西两侧表现为不对称差异走滑断陷特征,伊汉通断裂两侧应用走滑模式解析,因此,对于多构造叠合断陷盆地不能单纯地用伸展模式来解析,更应考虑后期的改造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复杂断陷盆地构造解析方法。
吴景峰吴景峰蒙启安
关键词:方正断陷
大庆油田油气勘探进展及方向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大庆油田践行资源战略,东北老探区展现新活力,常规油气持续高效稳定上产,非常规油气实现重大突破,西部新领域接替前景日趋明朗,天然气、页岩油等资源实现重大突破,油气勘探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进一步明确未来勘探方向,对近年来主要勘探发现和地质认识进行全面总结,明确大庆油田已经进入“常非并重、油气并举”的勘探新阶段;理论认识深化、技术迭代升级日趋迫切,系统梳理大庆油田近年来主要勘探对象,厘清勘探形势,系统分析了油气资源潜力,明确了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探区仍是油气稳产支柱,西部探区天然气是增储上产新支点,可为推动大庆油田“一稳三增两提升”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王小军王小军李军辉李敬生高翔李军辉侯蓓蓓彭建亮王彪
关键词: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勘探方向大庆油田非常规油气页岩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