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一株降解杀虫剂啶虫脒的细菌菌株分离鉴定及降解性能测试
- 2017年
- 桑园中残留的大量农药,有通过桑树富集最终对家蚕造成不良影响的潜在风险。采用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长期被农药污染的桑园土壤中筛选分离到一株可降解对家蚕有极高风险性的杀虫剂啶虫脒的细菌菌株H2。对分离菌株H2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该菌株对啶虫脒的最高耐受浓度为1 200 mg/L;菌株在含300 mg/L啶虫脒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0~1 d为生长延迟期,1~4 d为对数生长期,4~6 d为稳定期,6 d后进入衰亡期;菌株在啶虫脒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9 d,对啶虫脒的降解率为62.7%。同时发现H2菌株在分别含1 000 mg/L吡虫啉、1 000 mg/L烯啶虫胺、1 000 mg/L噻虫啉和500 mg/L辛硫磷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也能够生长,说明H2菌株能有效降解多种烟碱类农药和有机磷类农药,有望进一步开发为桑园残留烟碱类及有机磷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制剂。
- 孙永亮李伟庆李二兰任春久王彦文牟志美高绘菊
- 关键词:桑园土壤农药污染啶虫脒菌株分离降解性能
- 发展中国蚕业生态旅游的思考被引量:9
- 2017年
-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蚕桑产业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蚕桑产业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蚕桑产业与生态旅游农业进行深入的有机、多元融合,开发延伸其潜藏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发展蚕桑生态旅游具有传承与发扬古丝绸文化、挖掘开发桑树的生态价值、倡导回归自然的绿色消费新理念、促进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论述了中国发展蚕业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产业历史与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等有利条件。介绍了山东省的颐寿园,江西省的凤凰沟蚕桑丝绸博物馆等开展蚕业生态旅游的成功范例。针对中国发展蚕业生态旅游存在规模小、游客关注度低,蚕桑文化内涵不足、游客参与度低,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紧跟时代步伐、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资源、丰富产业内涵,借鉴先进经验、建设多元化结构的生态旅游产业园区等发展蚕业生态旅游的对策与建议。
- 张蒙蒙张瑞蒲孙永亮于东明髙绘菊王彦文
- 关键词:蚕桑产业生态旅游农业丝绸文化
- 啶虫脒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中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杀虫剂啶虫脒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采用食下毒叶法测试了啶虫脒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测试啶虫脒对家蚕3~5龄幼虫的96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361、0.692和1.339 mg/L,表明啶虫脒对家蚕为高风险至极高风险性等级。慢性毒性测试3龄起蚕持续添食低浓度啶虫脒药液后,龄期经过时间延长,眠(熟)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受到不良影响。另外,当3龄起蚕添食啶虫脒药液的质量浓度≥0.011 mg/L时,5龄6 d幼虫中肠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激活,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则表现为被低浓度(0.005~0.022 mg/L)啶虫脒药液诱导提升,被高浓度(0.045和0.090 mg/L)啶虫脒药液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对养蚕业的安全生产存在极高的风险性,在蚕区须规范、合理使用;在高浓度啶虫脒药液处理下,虽然家蚕幼虫中肠的SOD活性上升,但由于CAT及GSH-Px活性均被抑制,家蚕的生长发育和产茧性状受到显著影响。
- 张蒙蒙孙永亮赵艳燕李二兰宋贵珍苏斌髙绘菊王彦文
- 关键词:啶虫脒家蚕致死中浓度生长发育抗氧化酶活性
- NAC与TiO_2对家蚕微量辛硫磷及灭幼脲中毒的解毒效果被引量:3
- 2017年
- 氮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是谷胱甘肽的前体物质,能脱乙酰基生成半胱氨酸及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能提高有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一代杂交种菁松×皓月五龄起蚕模拟生产条件下农药微量中毒情况,在五龄第二天,分别添食0.5倍半致死浓度的辛硫磷和0.5倍半致死浓度的灭幼脲,再添食NAC和TiO_2的混合解毒剂、苏大蚕之宝及解毒宝三种解毒剂。检测三种不同解毒剂对微量辛硫磷及灭幼脲中毒家蚕的体质量、存活率、龄期经过和蚕茧产量与质量的影响,以比较不同解毒剂对家蚕微量辛硫磷和灭幼脲中毒的解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NAC和TiO_2混合解毒剂能有效缓解微量辛硫磷及灭幼脲农药对五龄家蚕幼虫造成的中毒现象,死亡率分别为辛硫磷对照组和灭幼脲对照组的1/5和1/3;熟蚕体质量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水平;龄期经过延长得到显著抑制,灭幼脲中毒解毒组已与对照组无异;产茧量和茧质也恢复至正常水平。NAC和TiO_2混合解毒剂对五龄家蚕微量有机磷中毒的解毒效果优于解毒宝和苏大蚕之宝。
- 孙永亮臧允亮张蒙蒙王洪利髙绘菊王彦文
- 关键词:辛硫磷灭幼脲解毒效果
-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家蚕幼虫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吡虫啉(imidacloprid)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农林害虫防治中广泛使用。在已明确吡虫啉对家蚕的毒性基础上,采用质量法研究吡虫啉导致的家蚕慢性中毒对幼虫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的影响,并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吡虫啉对5龄幼虫中肠3种消化酶(淀粉酶、蔗糖酶、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添食高浓度(10^(-1)和10^(-2)mg/L)吡虫啉药液对家蚕3龄和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虫的体质量及其增加量、相对生长率、取食量、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近似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添食低浓度(10^(-3)、10^(-4)和10^(-5)mg/L)吡虫啉药液对家蚕3龄和5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及食物利用则有促进作用,幼虫的取食量、相对取食量、消化量、食物利用率和近似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同时体质量及其增加量、相对生长率也升高。添食低浓度吡虫啉药液对5龄幼虫中肠内淀粉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起促进作用;而添食高浓度吡虫啉药液在幼虫5龄1~5 d时对中肠内淀粉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酶活性逐渐恢复正常并高于对照。吡虫啉对5龄幼虫中肠的蔗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添食药液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至5龄后期又恢复到正常水平或高于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添食不同浓度吡虫啉药液后的慢性中毒过程中,蚕体的生长发育、取食行为、对食物的利用和消化吸收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
- 李二兰孙永亮郭红伟高绘菊任春久王凤娟王彦文牟志美
- 关键词:家蚕幼虫慢性中毒生长发育食物利用消化酶
- 吡虫啉降解菌BCL-1的分离鉴定及对桑园污染土壤的修复
- 采用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从泰安郊区农药厂废水排放口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细菌菌株BCL-1。对菌株BCL-1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 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
- 宋贵珍孙永亮苏斌王彦文高绘菊
- 关键词:吡虫啉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
- 文献传递
- 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17年
- 用从桑叶中分离提取的粗多糖MLPⅡ连续5周灌胃给药治疗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的表达变化,并利用Western blot、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胰岛素2(insulin 2,INS-2)在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桑叶多糖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胰岛β细胞中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胰腺组织中TNF-α蛋白的表达和基因mRNA的转录显著下调(P<0.01),而INS-2蛋白的表达和基因mRNA的转录显著上调(P<0.01)。试验结果表明,桑叶多糖MLPⅡ可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胰腺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有关。
- 任春久孙永亮李伟庆崔为正王彦文高绘菊牟志美
- 关键词: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核转录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