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梅
- 作品数:60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POEM治疗贲门失迟缓症13例临床体会
-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2011年8月23日至2014年3月30...
- 刘琳党彤孟宪梅任丽梅粟鹏
- 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治疗的83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二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因子水平和营养指标水平。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能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水平,降低血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 周怡贺静陈洪锁李水霞孟宪梅党彤
-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急性胰腺炎营养状况
- ^(13)C尿素呼气试验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13)C尿素呼气试验超级准值(^(13)C-UBT 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13)C-UBT阳性(DOB≥4.0‰)同时完善胃镜检查的596例患者,纳入呈阴性(DOB<4.0‰)诊断为CAG患者25例作为对照,分析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及CAG胃黏膜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中女性DOB值显著高于男性,DOB值与上消化道疾病类型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DOB值呈下降趋势。DOB值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及以上萎缩、肠化患者,DOB值呈下降趋势;与炎症、炎症活动性程度未见相关性,说明DOB值不能预测疾病及胃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对于低DOB值患者同样需要重视。结论DOB值定量对于临床中推测上消化道疾病、胃黏膜损伤程度有一定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Hp感染相关疾病及判断胃黏膜损伤程度的依据。
- 曹笑寅年媛媛孟宪梅刘琳王璐曹豆豆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 胃食管反流病微量射频治疗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水及注气的对比分析
- 目的 探讨GERD 微量射频治消融疗过程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与注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 年6 月-2017 年9 月因胃食管反流病(GERD)而接受微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80 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
- 江振宇党彤常志恒张静洁武勇贾冬武孙丽茹孟宪梅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射频导管
-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情况的影响
- 2020年
- 探究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于我院拟行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2例,每组各46例,常规组为未规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干预组为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和各个时期肝癌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三项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数据进行对比,干预组患者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各个时期肝癌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各个时期肝癌发生率(P<0.05)。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后期的发展中,可以有效降低肝癌发生率,可以在后续的治疗中沿用。
- 贺静孟宪梅江振宇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
- 胃底腺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雌激素、孕激素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FG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FGP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ERβ、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检查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为FGP的534例患者设为FGP组,另选择同期经胃镜检查且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1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其中42例患者的FGP组织和22例患者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Rα、ERβ和PR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GP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讨FGP组织中ERα、ERβ、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多数FGP的直径<0.5 cm(71.5%);多发性息肉(62.0%)较单发性息肉(38.0%)多见;好发部位为胃体[362例(67.8%)],其次为胃底+胃体[98例(18.4%)];息肉形态以山田Ⅰ型(65.1%)、Ⅱ型(34.3%)为主。FGP患者多合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26.2%)、反流性食管炎(21.5%)。FGP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有无饮酒史、吸烟史、PPI使用史、Hp感染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年龄41~60岁、PPI使用史(>12个月)均是FG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是FGP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FGP组织中ERα、ERβ、P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并且FGP组织中ERα、ERβ、PR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女性、41~60岁、长期服用PPI(>12个月)均是FG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是FGP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ERα、ERβ、PR的表达均与FGP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 曹豆豆年媛媛韩艳玲孟宪梅刘琳刘晓芳曹佳馨曹笑寅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孕激素受体
- 232例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包头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232例,进行胃黏膜组织Hp分离、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鉴定。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为最常见诊断。甲硝唑突变率最高(90.52%),阿莫西林突变率最低(25.86%)。女性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P<0.05),年龄越大,Hp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突变率越高(P<0.05)。四重耐药基因突变率最高(34.91%),六重耐药基因突变率最低(7.55%)。2020—2022年,克拉霉素的耐药基因突变比例逐年上升,左氧氟沙星则总体呈下降趋势。甲硝唑耐药率最高(94.20%),未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CYP2C19基因多态性中快代谢型最多(49.57%)。克拉霉素A2143G突变率最高(79.66%)。Hp对克拉霉素(Kappa=0.797,符合率93.85%,P<0.001)和左氧氟沙星(Kappa=0.869,符合率93.55%,P<0.001)的基因型和表型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包头地区Hp耐药性较高,本研究可为临床根除Hp提供用药指导。
- 孟旨毅孟宪梅王璐张静洁年媛媛武勇王冬雪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型表型根除率
- 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下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9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总结超声内镜(EUS)检查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90例,术前EUS检查明确病变来源、侵犯层次及性质。根据EUS结果确定内镜下手术方式(ESD或EMR),记录手术过程、并发症、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 90例病变,根据EUS检查结果,48例行ESD术,42例行EMR术。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符合率达88.9%(80/90)。术后病理证实,2例ESD创面仍有病变残留,追加外科手术,其余88例病变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病变率97.8%(88/90)。2例EMR术中有少量出血,经电凝成功止血;5例ESD术中有少量出血,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成功止血;1例ESD术后出现黑便,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出血发生率8.89%(8/90)。3例ESD术中出现1.0 cm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缝合穿孔,未转开腹手术,穿孔发生率3.3%(3/90)。术后随访55例,随访期3~6个月(平均4.2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EUS检查对ESD和EM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王觅柱党彤孟宪梅徐美东
-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上消化道
- MMP-2、MMP-9及CD133对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MMP-2、MMP-9及CD133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表型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99例GI-NENs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观察MMP-2、MMP-9及CD133蛋白表达与GI-NENs的临床病理表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与GI-NENs患者中的病理分级、临床分型、转移状态均相关(P<0.05);CD133的蛋白表达与GI-NENs患者的年龄也相关(P<0.05)。根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GI-NENs中MMP-2与MMP-9(r=0.229,P=0.001)、CD133与MMP-9(r=0.147,P=0.038)之间均呈正相关,CD133与MMP-2蛋白表达之间在GI-NENs中无相关性(r=0.049,P=0.494)。MMP-2、MMP-9及CD133中呈阳性表达的GI-NENs患者,其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33、0.017、0.043)。结论MMP-2、MMP-9及CD133在GI-NENs的疾病进展过程、迁移及侵袭中起着调节作用,可作为评估GI-NENs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 王长娟孟宪梅江振宇孙鹤韩慧莹武金宝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CD133预后
- POEM治疗贲门失迟缓症7例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2011-03-16/2013-05-30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0-48岁,平均30.4岁,病程持续时间2-15年.POEM主要步骤: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手术,手术时间55-180 min,平均:114 min,环形肌切开长度8-11 cm,平均9.2 cm,2例行全层肌切开.隧道切开长度10-13 cm,平均11.7 cm,术后随访1年,5例吞咽困难均明显得到解除,2例效果不明显.结论:POEM治疗AC短期疗效确切,可以迅速缓解患者吞咽困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观察.
- 刘琳段树全孟宪梅党彤徐美东
-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肌切开术PO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