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术前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分阶段完成功能锻炼;对照组仅在术后根据患者耐受能力进行适当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2、8周髋关节Harris评分,观察组分别为56.23±44.50、75.21±4.29、93.51±5.69,对照组分别为52.68±5.62、59.32±5.15、84.53±6.55,2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术后1周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周与术前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观察组完成规定训练动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1.4%,其中深静脉血栓3例,肺部感染3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性功能锻炼可调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功能锻炼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 方玉娟曾秀云
- 关键词:HARRIS评分全髋关节置换术
- 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44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协同护理干预模式,2组均完成4周护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波动、希望水平、肢体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DS、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未来积极的态度、与他人关系亲密度及采取积极行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4周后肢体活动度得到提高;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及自护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4周后肢体活动度得到提高;观察组协调、反射、活动能力及运动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关节脱位、关节僵硬及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内容、服务态度及恢复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心理波动,提升希望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高梓仁曾秀云尹艳方玉娟李红梅陈伟璇胡燕林红连蔡惠芬王文
- 关键词:四肢骨折心理波动
- 启发式联合反思日记教学法在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启发式联合反思日记教学法在本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4月实习的120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0名。对照组护生行常规教学法,研究组护生行启发式教学联合反思日记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及护生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后,研究组护生理论、基础操作及专科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DTI-CV)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护生CDTI-CV总分高于教学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护生对各项教学指标的认可度、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科护生带教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联合反思日记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效果,考核成绩及护生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方玉娟吴杨胡燕梁立传
-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反思日记评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