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婷 作品数:9 被引量:19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理学 更多>>
基于CryoSat-2测高数据的北极格陵兰海海冰干舷高提取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北极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驱动器之一,获取北极海冰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对研究北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意义重大。格陵兰海是北极海冰剧烈变化的区域之一,采用CryoSat-2的雷达测高数据,获取了格陵兰海的海冰干舷高分布,并利用波弗特环流计划(BGEP)仰视声呐(ULS)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格陵兰海海冰干舷高和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具体体现在格陵兰海海冰从10月份进入冻结期开始,海冰分布范围不断扩张,海冰干舷高也逐渐增大,2月份平均干舷高达到最大(0.2 m),之后格陵兰海海冰开始消融,覆盖范围不断内缩,9月海冰干舷高降至最小(0.13 m)。 魏鑫 李斐 张胜凯 袁乐先 左耀文 朱婷婷 肖峰关键词:海冰 干舷 CryoSat-2测高数据与Landsat 8光学数据融合提取南极Amery冰架接地线 2020年 本文利用CryoSat-2测高数据与Landsat 8光学数据,针对南极Amery冰架区域开展接地线提取研究.首先通过Landsat 8光学影像三次Hermite多项式插值处理,在坡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表面曲率改进方法获取接地线特征点;同时对CryoSat-2测高数据进行坡度分析和表面曲率计算,通过沿轨梯度分析方法提取接地点;最后将Landsat 8与CryoSat-2数据获取的接地点进行最小二乘融合得到融合接地线.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结果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光学数据不仅能保证接地线提取精度,同时测高数据还能够弥补光学数据受云遮挡导致的数据空缺,保持接地线的完整性.与MOA产品比较可以看出,融合数据点与MOA接地线平均距离为367 m,标准差为601 m,所有数据点中距离小于1 km的点占总数的93.19%,与MOA产品具有较好一致.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可以实现空间连续的接地线提取结果,对后续研究南极物质平衡、冰流速计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斐 郭云熙 张宇 朱婷婷 张胜凯关键词:坡度分析 利用ICESat/GLAS数据研究北极海冰干舷高度 被引量:4 2016年 北极海冰变化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明显,海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面积上,而且也体现在厚度上。利用海冰干舷高度可以反演海冰厚度,冰、云和陆地高程卫星/地球科学激光测高系统(ice,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ICESat/GLAS)提供了高精度的海冰高程信息。利用ICESat/GLAS测高数据,提取了2003~2008年部分时间段北极区域海冰的干舷高度,分析了2003~2008年间北极海冰季节性以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干舷高度呈下降趋势,并且在2007年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对北极海冰在2007年迅速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利用仰视声呐实测数据对干舷高提取算法存在的系统性偏差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袁乐先 李斐 张胜凯 朱婷婷 左耀文关键词:海冰 卫星测高 气候变化 南极长城站建立深空测控站的可行性 2015年 在深空探测中,测控(跟踪)系统的有效运行是整个探测任务成功完成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测控站都布设在国内,属于局部性分布,影响深空跟踪和测控的连续性和通信质量。本文提出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立深空测控站的设想,以当前热点的月球车巡视探测为例,从地-月通信的改善情况、南极长城站建站的地质条件、电磁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运输后勤保障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建站的可行性。研究表明:1对于国际主流探月国家所选取的月面探测区域月球南极,南极长城测控站的地-月通信受月面地形的影响要小于我国国内测控站,且测控时间与国内测控站可以实现互补,减小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2南极长城站的地质条件、电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适合于测控站的建设和使用;3南极长城站经过了30a的建设,建站的各方面条件趋于成熟,逐步适合于深空跟踪站的建立。 郝卫峰 叶茂 李斐 张胜凯 朱婷婷关键词:南极长城站 测控站 深空探测 联合CryoSat-2测高数据和地面高程数据建立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DEM 被引量:5 2017年 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中国南极中山站位于拉斯曼丘陵的东部,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南极冰盖变化研究的基础,卫星测高数据是南极地区构建DEM的主要数据来源。CryoSat-2是新一代用于极地冰盖和海冰监测的测高卫星,联合2013年和2014年南极冬季的CryoSat-2测高数据以及中国、澳大利亚、印度三个国家现场测量的60余个地面高程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了拉斯曼丘陵地区200 m分辨率的DEM(简称LA-DEM)。利用未参与插值的地面高程数据对新建立的LA-DEM进行了验证,并与Bamber 1km DEM、ICESat DEM、RAMPv2 DEM以及BEDMAP 2等四种国际上常用的南极DE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A-DEM的高程精度约为19.7 m,优于其他4种南极DEM。 肖峰 李斐 张胜凯 袁乐先 朱婷婷关键词:拉斯曼丘陵 数字高程模型 基于主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融合的海冰密集度估计 提出一种决策级主被动微波遥感影像融合策略,针对当前被动微波海冰密集度高估(ECICE算法低估)问题,获取高精度海冰密集度产品。被动微波数据例如SSM/I、AMSR-E和AMSR-2等可提供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海冰观测信息... 张宇 李斐 朱婷婷 张胜凯基于Sentinel-1 SAR的埃默里冰架前端位置自动检测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埃默里冰架(Amery ice Shelf,AIS)是南极洲第三大冰架,冰架状态影响着南极洲物质平衡和海平面变化,但目前对于AIS与海水交界的冰架前端位置确定研究甚少。基于哨兵一号(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提出了一种高效且精确的冰架前端自动检测方法,利用冰架和海水之间的过渡带的SAR后向散射系数分布特点,利用Sentinel-1SAR影像并结合单元最小恒虚警率(smallest of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SO-CFAR)和形态学滤波得到冰水二值图,采用滑动窗口和累积和的方法自动提取每条剖面线对应的冰架前端点位置,自动绘制AIS前端轮廓线。考虑SAR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剖面分辨率等因素对前端检测的影响,进行冰架前端参数优化,并分析有无浮冰对冰架前端提取精度的影响。为了验证影像空间分辨率对各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将AIS前端无碎冰的影像进行双线性内插法重采样处理,并与基于标准差与五大值法的冰架前端提取算法进行精度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提出的剖面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此外,通过分析AIS前端有无碎冰发现,基于SO-CFAR和形态学滤波算法相结合的剖面法对冰架前端提取精度最佳,最优检测精度小于1个像素,且受表面融水、冰架破碎等较小,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性。 李斐 王振领 张宇 张胜凯 朱婷婷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基于增强结构张量方法检测高分三号极化SAR影像的海冰冰脊分布 冰脊和冰间水道等形变特征提取与海冰表面细节信息获取相关,通常需要精细分辨率的机载SAR影像;而顾及覆盖范围广的宽幅星载SAR影像在业务化海冰应用,特别是两极尺度的形变特征提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进一步模拟海冰动态过... 朱婷婷 李斐 张宇 张胜凯 Gunnar Spreen Wolfgang Dierking Georg Heygster基于CFAR的RADARSAT-1南极裸岩目标信息提取 被引量:1 2016年 裸岩分布信息是获取南极冰厚0等值线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极地遥感地面验证的重要数据,因而自动提取南极裸岩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采用对岩石和冰川具有较好对比度的RADARSAT-1南极区域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基于恒虚警率(CFAR)的方法,实现了南极裸岩目标信息的自动化提取。该方法的研究以四种杂波分布模型为前提,从而分析不同分布模型的抗噪性能,并通过卡方检验准则验证了四种方法的有效性;在典型的实验样区上比较不同CFAR方法的裸岩检测性能,最终选定最优参数用于南极洲裸岩信息的自动检测。两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FAR结合Weibull分布的方法,南极山脉的裸岩提取精度可达80%以上并将错检率控制在8%以下,能够较为精确地提取裸岩信息。 朱婷婷 李斐 张胜凯 袁乐先关键词:SAR CFAR 统计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