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贤龙 作品数:10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BGH患者血清CGN、SDC-1水平与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扣带蛋白(CGN)、多配体聚糖-1(SDC-1)水平与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HBGH)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该院)收治的123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该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纳入对象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92例,恶化组3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GH患者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N、SDC-1预测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742(95%CI:0.792~0.697)、0.861(95%CI:0.906~0.910),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7(95%CI:0.962~0.870)。恶化组出血量、破入脑室情况明显高于好转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GN≥51.63 pg/mL(OR=3.815)、血清SDC-1≥450.67μg/L(OR=4.230)、入院GCS评分≤8分(OR=5.333)是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升高与HBGH患者病情加重、疾病转归恶化密切相关,二者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朱贤龙 明圆圆 申潇竹 邵世珂 仲崇佩 樊拥军 董文胜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 疾病转归 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研究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的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120例)和血肿稳定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入院收缩压、舒张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白细胞(WBC)数、CT血肿量、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首次检查CT时间、血肿部位、是否破入脑室及血肿形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收缩压、GCS评分、血肿部位及血ALT水平为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入院收缩压、GCS评分、血肿部位及血ALT水平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联合上述指标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更高。 朱贤龙 施辉 明圆圆 樊拥军 陈岩 邵世珂 仲崇佩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分析急性脑外伤治疗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3年 探究急性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降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8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单组患者40例,参照组单纯血肿清除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早期降压治疗,对比两组颅内压、自理能力、行走能力、带管时间、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ADL评分,甘露醇使用量。结果 颅内压术后3d、术后7d数值对比,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自理能力、行走能力数值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分值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带管时间、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数值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NIHSS评分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数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ADL评分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1d、第5d、第7d、第10d的甘露醇使用量明显较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较大的显著性(P<0.05);疗效对比,观察组数值更高(P<0.05)。结论 早期降压治疗重型脑外伤,可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朱贤龙关键词:重型脑外伤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效果的研究 2024年 探讨口服药马来酸依那普利+地塞米松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共11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分为单药组:马来酸依那普利组(ACEI)36例、地塞米松组(DXMS)37例,联合用药组(AD)37例。单药组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评价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残余血肿量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GCS、ADL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 GCS、ADL 评分均显著改善,且AD组较ACE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与DXM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肿残余量、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能改善神经功能,但不优于单用地塞米松,且对血肿残余量、复发率无影响。 明圆圆 张自园 朱贤龙 张洪伟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马来酸依那普利 地塞米松 microRNA-613调控CDK14来抑制老年胶质瘤患者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microRNA-613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4(CDK14)通路来抑制老年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购自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共24株,分为shNC组、shmicroRNA-613组、Vector组、microRNA-613组,每组各6株;Western Blotting法和qRT-PCR法检测敲减microRNA-613和过表达microRNA-613后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CDK14蛋白表达水平,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敲除microRNA-613和过表达microRNA-613后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结果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敲减microRNA-613后CDK14蛋白表达增加(P<0.05);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过表达microRNA-613后CDK14蛋白表达减少(P<0.05);转染第24、36、48 h microRNA-613组U251细胞增殖率Vector组,shNC组>shmicroRNA-613组(P<0.05)。结论 microRNA-613可通过调控CDK14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转移。 仲崇佩 朱贤龙 樊拥军 明圆圆 邵世珂关键词:老年 胶质瘤 增殖 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的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病发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4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病发脑积水的患者分组,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例,对照组28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12例患者颅内血肿全部清除,且脑积水得到缓解,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28例患者中术前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有8例患者CT结果显示扩张脑室变小,3.4室部分变得畅通,且脑积水缓解;9例患者脑积水无缓解,3.4脑室仍然显示闭塞,经脑室外引流,才得到缓解;有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实验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脑积水缓解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对患者经随访,术后生活能力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引流脑脊液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病发脑积水的创伤小、效果佳,值得推广应用。 邵世珂 樊拥军 仲崇佩 朱贤龙 蔡亮 李波关键词:基底节区 脑出血 脑积水 手术治疗 补体分子调控TGFβ1/smad通路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2024年 目的 探讨补体分子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模型组、SAH模型+补体分子组,每组30只。采用枕大池单次注射自体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SAH后24 h采用Garcia评分和平衡木试验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功建模24 h后,称取脑组织湿质量和干质量,计算脑组织含水率。绘制伊文思蓝标准曲线,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补体C3、TGFβ1/smad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SAH模型组大鼠的Garcia评分和平衡木试验评分均降低,脑组织含水率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均增加,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增强,补体C3、TGFβ1/smad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与SAH模型组相比,SAH模型+补体分子组大鼠的Garcia评分和平衡木试验评分均升高,脑组织含水率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减弱,补体C3、TGFβ1/smad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减少(P<0.05)。结论 补体分子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通路抑制SAH后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少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明圆圆 孙勇 张洪伟 张自园 朱贤龙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凋亡 托拉塞米治疗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托拉塞米治疗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呋塞米联合小剂量甘露醇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托拉塞米联合小剂量甘露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29%)与尿量(3 810±581)m L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3414±302)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托拉塞米治疗颅脑创伤后急性脑水肿,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樊拥军 邵世珂 张艳 仲崇佩 朱贤龙关键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