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坤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受体
  • 2篇核表达
  • 2篇白介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 1篇调控分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受体Α
  • 1篇人白细胞
  • 1篇人白细胞介素
  • 1篇人白细胞介素...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分析
  • 1篇网络预测
  • 1篇细胞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免疫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李坤
  • 2篇刘天才
  • 2篇吴英松
  • 2篇王刚
  • 2篇郭欣欣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β(IL-2RB)基因真核表达及与JAK1的相互作用的检测
2017年
[目的]构建含人白介素2受体β(IL-2RB)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ENTER-IL-2RB-His,并在293T中进行真核表达,并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与IL-2RB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方法]在Hela细胞中提取人总RNA,通过RT-PCR获得人IL-2RB的基因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ENTER-His中。经PCR克隆,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 ENTER-IL-2RB-His转染至293T细胞中。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IL2RΒ蛋白(24 h、36 h、48 h)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和IL-2RB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经PCR克隆、双酶切、测序鉴定质粒克隆正确。免疫印迹可见61 k Da的目的蛋白。共同转染JAK1和IL-2RB的质粒,免疫印迹可见分别为133 k Da和61 k Da的目的条带。[结论]成功获得IL-2RB基因全长,成功构建p ENTER-IL-2RB-His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量增高。免疫共沉淀可以检测到JAK1和IL-2RB两者的蛋白相互作用,这为下一步研究JAK1和IL-2RB这一对蛋白的相互作用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郭欣欣邓巧亭王刚吴涵韬李坤吴英松刘天才
关键词:真核表达
人白细胞介素10受体α基因真核表达及与JAK1蛋白的相互作用的检测
2017年
构建含人白介素10受体α(IL-10R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 ENTER-IL-10RA-His,并在HEK293中进行真核表达,并用免疫共沉淀检测JAK1与IL10RA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在He La细胞中提取人总RNA,通过RT-PCR获得人IL10RA的基因全长,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ENTER-His中。经PCR扩增、双酶切、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 ENTER-IL-10RA-His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免疫印迹法检测IL-10RA蛋白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经PCR扩增和双酶切,测序鉴定质粒克隆正确。免疫印迹可见63 k D的目的蛋白。共同转染JAK1和IL-10RA的质粒,免疫印迹可见分别为133 k D和63 k D的目的条带,免疫共沉淀鉴定了JAK1和IL-10RA的相互作用。IL-10RA基因成功构建在p ENTER-His中,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并成功共转染JAK1和IL-10RA质粒,免疫共沉淀检测两者的相互作用。这为JAK1和IL-10RA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郭欣欣王刚邓巧亭吴涵韬李坤吴英松刘天才
关键词:真核表达免疫共沉淀蛋白相互作用
基于多元网络预测影响结直肠癌放化疗敏感性关键调控分子的研究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局部进展期的结直肠癌的标准疗法为新辅助放化疗配合根治性手术,但结直肠癌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随之而来的是治疗效果、预后结果、患者的生理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李坤
关键词:MIRNA结直肠癌放化疗敏感性网络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