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屹凯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天山北麓
  • 3篇北麓
  • 2篇气候
  • 1篇移民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事件
  • 1篇清代
  • 1篇温度变化
  • 1篇温度升高
  • 1篇历史气候
  • 1篇历史气候变化
  • 1篇历史文献
  • 1篇极端气候
  • 1篇极端气候事件
  • 1篇河西走廊

机构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李屹凯
  • 2篇张莉
  • 1篇安玲
  • 1篇杨越

传媒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761—1780年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下的天山北麓移民活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1761—1780年新疆天山北麓的移民活动为研究对象,讨论移民政策、移民高潮与移民迁出地极端气候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761—1780年间有3次移民高潮,分别发生在1764—1766年、1772—1773年和1777—1780年。1761—1780年,天山北麓的移民政策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1763—1765年、1771年、1775—1778年移民迁出地——河西走廊发生了3次极端干旱事件,揭示1761—1780年的3次移民高潮受极端干旱事件的驱动,且移民高潮的出现滞后迁出地极端干旱事件1~2年。第3次干旱推动了第3次移民高潮的出现,使得当时的清政府于1780年转变了移民政策。1775—1780年河西走廊极端干旱事件—天山北麓移民高潮—政府移民政策转变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成的气候变化-社会响应链条。
李屹凯张莉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天山北麓移民河西走廊
历史文献记载的1757—1774年天山北麓东部地区温度升高
2015年
通过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天山北麓东部地区18世纪中后期的相关记载,发现1757—1774年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巴里坤作物物候和霜雪事件,根据物候学原理,确认1757—1774年巴里坤存在有温度升高的现象。并根据同时期历史文献中乌鲁木齐的冷暖感应记载,认为1757—1774年的温度升高发生在整个天山北麓地区。结合已有的树木年轮研究成果,并根据当时的人文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进而从更宏大的时空尺度上认识此次温度升高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具体内涵,认为历史文献记载的1757—1774年温度升高是相对于18世纪10—20年代,而非30—50年代。根据历史文献重建温度变化,必须结合文献形成的历史背景,因为同时期的人文社会背景,会影响到历史文献记载的可靠性。
李屹凯张莉安玲杨越
关键词:温度变化历史文献天山北麓
清代天山北麓移民垦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是气候、环境和人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往的讨论集中于过去千年间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其中,清代由于处在小冰期内,而备受关...
李屹凯
关键词:历史气候变化清代天山北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