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强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柴油
  • 1篇新型乳化剂
  • 1篇乳化
  • 1篇乳化柴油
  • 1篇乳化剂
  • 1篇生物柴油
  • 1篇酯交换
  • 1篇烷醇酰胺
  • 1篇反应机理

机构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江苏强林生物...

作者

  • 2篇蒋剑春
  • 2篇李科
  • 2篇李翔宇
  • 2篇聂小安
  • 2篇李慧
  • 1篇常侠
  • 1篇王奎
  • 1篇吴欢

传媒

  • 2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乳化剂制备及其微乳柴油的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通过生物柴油或其原料油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了能与油相溶,且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能力的环保型烷醇酰胺非离子乳化剂,并用该乳化剂对0#柴油和生物柴油的微乳化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与二乙醇胺合成的乳化剂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微乳化性能,乳化油在微量添加剂的作用下可与市场上的0#柴油大量混溶。并研究了水和甲醇在乳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因素。乳化柴油配比为:柴油64%左右,乳化剂12%左右,添加剂3%左右,极性成分21%左右。
李科李翔宇蒋剑春聂小安常侠李慧
关键词:乳化剂烷醇酰胺乳化柴油
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阐述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制备技术,从生物柴油酯交换合成反应出发,探讨了原料油中水分和游离脂肪酸、醇油比、温度、压力、催化剂、反应时间、原料混合程度等各因素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影响,分析了各种酯交换反应的反应机理;得出了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李翔宇蒋剑春王奎李科吴欢聂小安李慧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