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添加不同益生菌种对瘤胃发酵体系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益生菌液在两种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对饲料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液可以改变瘤胃体系的发酵结构。添加益生菌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P<0.05),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结构,并可以把p 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总体上对菌体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益生菌可以调节瘤胃发酵方式。在精粗比37底物下选取的酿酒酵母1号、克鲁斯假丝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效果较好,在精粗比73底物下酿酒酵母3号、热带假丝酵母2号、东方伊萨酵母、酿酒酵母2号、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作用效果较好。
- 冀国珍李常瑞李晶晶王桂超石彩霞王海荣
- 关键词:体外发酵干物质降解率发酵参数
- 酵母甘露寡糖对蒙古绵羊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炎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8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甘露寡糖对蒙古绵羊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炎症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28.91±1.81)kg]相近的18只蒙古绵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甘露寡糖组和瘤胃素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在精料中分别添加0.1%酵母甘露寡糖和0.015%的瘤胃素。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第1~30天,饲粮精粗比为4∶6,第31~60天饲粮精粗比逐步过渡到7∶3。于正试期第1天、第30天和第60天空腹称重并采集血清,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甘露寡糖和瘤胃素均能显著提高高精料饲养模式下蒙古绵羊的生长性能,表现为体重(第60天)、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甘露寡糖组在第1~30天的阶段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瘤胃素组(P<0.05),第31~60天,瘤胃素组的阶段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第30天,甘露寡糖组绵羊血清中的IgM浓度、LBP浓度和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甘露寡糖组绵羊血清中SAA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T-AOC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瘤胃素组血清T-AOC也显著降低(P<0.05)。综合得出,添加酵母甘露寡糖能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蒙古绵羊的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与添加瘤胃素有相似的效果,且在精粗比4∶6时效果较好。
- 谢明欣王海荣杨金丽王桂超李晶晶李常瑞
- 关键词:绵羊免疫抗氧化
- 获得最大酵母多糖提取率的破壁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试验旨在选择获得最大酵母多糖提取率的酵母菌破壁方法。以酵母多糖提取率与细胞破壁率为综合评定指标,首先对超声波破碎、超声波清洗、反复冻融、蛋白酶处理4种方法进行条件优化,选择最适破壁条件;然后将此4种单一的破壁方法与超声波破碎和蛋白酶处理协同方法相比较,确定获得最大多糖提取率的破壁方法。结果表明,当超声波清洗时间达到40min、超声波破碎时间达到50min时,酵母多糖提取率达到最大值;当菌泥加水量和冻融次数分别为15%与3次时,多糖提取率最大;当蛋白酶用量300IU/g、酶解时间15h、pH 5.0、处理温度40℃时,蛋白酶处理的多糖提取率最高。4种破壁方法中蛋白酶处理的效果最佳,对应的多糖提取率为149.81mg/g,破壁率为53.49%。协同破壁处理的提取效果要优于单一的破壁方法,但考虑到协同作用对多糖结构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将蛋白酶处理确定为最佳的酵母菌破壁方法。
- 李晶晶冀国珍高爱武曹平杨金丽王海荣
- 关键词:酵母菌破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