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秸
  • 2篇钾离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森林火灾
  • 1篇生态效应
  • 1篇施用
  • 1篇林火
  • 1篇固沙
  • 1篇防风固沙
  • 1篇肥料
  • 1篇富钾
  • 1篇不同植被
  • 1篇森林火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通化县林业局

作者

  • 4篇李雪娇
  • 3篇朱晓丽
  • 2篇王帅
  • 2篇范春莹
  • 1篇夏文
  • 1篇于明
  • 1篇张溪
  • 1篇李铭

传媒

  • 3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稻秸吸附钾离子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6年
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吸附材料,通过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各影响因素下稻秸对K^+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1)在外源K^+浓度较低时(0~40 mg/L),增温可促进稻秸释钾作用来抑制两者间的吸附,相反,将其浓度增至40~1 000 mg/L的范围,增温才有利于稻秸对K^+的吸附。两者间存在多层吸附现象,该过程吸热,难以自发且固、液界面在吸附后混乱度有增加趋势;(2)稻秸表面携有较多含氧官能团,其负电荷随p H值升高而增大,在此过程中,稻秸静电吸附K^+的强度被大幅提升;(3)稻秸对K^+的吸附以化学键为主,Na^+在压缩双电层厚度、削弱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静电作用的能力方面要大于NH_4^+;(4)稻秸与K^+间的最适质量比为5∶2;(5)298 K的温度条件下,稻秸与K^+间的接触时间必须超过420 min才有"净吸附",而较高温度(318 K)下接触时间需大于1 380 min。在描述两者间动力学吸附规律方面,分阶段拟合会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上述规律的阐明可为废弃稻秸与K^+的合理搭载提供科学配方,为下一步研发"富钾稻秸"有机肥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参考。
王帅范春莹张溪朱晓丽李雪娇
关键词:稻秸钾离子影响因素
浅析森林火灾的诱发原因及防护措施被引量:2
2015年
森林火灾具有自然属性,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难以处置,一旦发生则势不可挡,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为此,本文从森林火灾发生的源头及等级确定入手,在逐一分析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森林火灾防护体系。
于明刘方策朱晓丽李雪娇
关键词:森林火灾
富钾稻秸肥料研制的理论依据及施用效果分析
2015年
稻秸是生产水稻的附属产品,其必须经过有效处理才能还田沃土,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研究理念,即将腐熟的稻秸与K+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相互结合,形成"富钾稻秸"肥料,一方面其在土壤中持续的腐熟可缓慢释放K+供水稻使用,起到调控K+有效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腐解过程中亦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发挥生态互利的理想效果。相关论点能够为以秸秆为载体新型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范春莹朱晓丽李雪娇王帅
关键词:稻秸钾离子肥料
浅析不同植被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生态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及涵养水源等方面,植被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作为陆地表面盘根错节、具有生命的绿色自养生物,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者,其通过汲取自然界中的CO2及阳光、在合成自身有机物的同时,通过树冠遮挡、树根盘结等方式稳定飞尘、固住水土。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扩增,绿地面积急剧减少,水土流失现象比比皆是,治理水土流失事关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而植被连片栽植正是抑制该趋势恶化的唯一途径。本文从防风固沙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涵义入手,逐一分析防风固沙的一般技术性措施,最终提出植被在防风固沙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为同领域技术人员提供技术资料。
龙雨涛李雪娇李铭管培君夏文
关键词:植被防风固沙生态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