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奎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脱硫
  • 3篇微藻
  • 3篇固碳
  • 3篇除硝
  • 2篇烟道
  • 2篇烟道气
  • 2篇硫氧化物
  • 1篇真菌
  • 1篇生物柴油
  • 1篇生物固定
  • 1篇球藻
  • 1篇环境因子
  • 1篇SP
  • 1篇病原
  • 1篇病原真菌
  • 1篇柴油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耿亚洪
  • 4篇李夜光
  • 4篇杜奎
  • 3篇温小斌
  • 3篇梁芳
  • 1篇张丹
  • 1篇丁奕
  • 1篇彭新安
  • 1篇许岩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微藻同步产油、固碳、脱硫、除硝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同步产油、固碳、脱硫、除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微藻藻种的选择;2、配制微藻培养基:3、光生物反应器的消毒;4、微藻的接种;5微藻的培养;6、微藻的收获。该装置包括光生物反应器、光照系统、温控...
李夜光杜奎梁芳温小斌耿亚洪
文献传递
利用烟道气培养微藻的机制与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微藻生物柴油是唯一有潜力代替传统化石燃料解决交通用油问题的可再生生物能源,但其产业化主要受到微藻培养高成本的制约。工业废气(烟道气)不仅含有大量CO2,还含有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因此,利用烟道气培养产油微藻既可以降低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综述了微藻液体悬浮培养系统吸收、转化CO2、SOX和NOx的机理和利用烟道气培养微藻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微藻细胞具有高效吸收、转化CO2、SO2和NOx的能力,提出了建立微藻产油、固碳、脱硫、除硝一体化模式来帮助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设想。
杜奎梁芳耿亚洪李夜光
关键词:微藻烟道气生物柴油固碳脱硫除硝
一种利用微藻同步产油、固碳、脱硫、除硝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同步产油、固碳、脱硫、除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微藻藻种的选择;2、配制微藻培养基:3、光生物反应器的消毒;4、微藻的接种;5微藻的培养;6、微藻的收获。该装置包括光生物反应器、光照系统、温控...
李夜光杜奎梁芳温小斌耿亚洪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一种病原真菌(Amoeboaphelidium sp.)感染微藻细胞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油球藻(Graesiella sp.WBG-1)是一株适合于开放池规模化培养的产油微藻,在室外规模培养过程中常因一种病原真菌(Amoeboaphelidium sp.)的污染严重影响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甚至导致培养失败。本文利用MTT染色法借助光学显微镜对被病原真菌感染的油球藻细胞计数并统计感染率,设置不同温度、光照强度、p H以及通气量等培养条件,研究环境因子对病原真菌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TT染色法简单易行,可用于油球藻规模培养中病原真菌的检测;温度、光照强度、通气量和p H值均能够显著影响病原真菌的感染能力,高温、高光照强度、弱酸性环境和藻液静止等培养条件不利于病原真菌对油球藻的感染;在温度30℃、光强140μmol·m^(-2)·s^(-1)、通气量1.0 L·min^(-1)和p H 9.0±0.5的培养条件下成功建立了病原真菌感染油球藻的连续传代培养。本研究在实验室内模拟油球藻规模培养中被病原真菌感染的全过程,为深入研究该病原真菌对微藻细胞的感染行为及其感染机制提供了平台。
彭新安丁奕张丹杜奎许岩温小斌耿亚洪李夜光
关键词:病原真菌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