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羊肚菌
  • 1篇野生羊肚菌
  • 1篇生物量
  • 1篇双抗体
  • 1篇双抗体夹心
  • 1篇双抗体夹心法
  • 1篇物量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免疫吸附
  • 1篇菌丝
  • 1篇菌丝生物量
  • 1篇菌种
  • 1篇菌种分离
  • 1篇抗体
  • 1篇夹心法
  • 1篇检测法
  • 1篇固体基质

机构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王一东
  • 2篇王丹
  • 1篇甄清
  • 1篇何秀霞
  • 1篇刘欢
  • 1篇马帅
  • 1篇王雅文
  • 1篇刘春洋

传媒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食用菌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固体基质中羊肚菌菌丝生物量的ELISA双抗体夹心检测法被引量:2
2016年
为考察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在固体培养基质中菌丝生物量,以液体培养的纯菌丝为标准,用抗羊肚菌菌丝抗原的鼠源单克隆抗体(C6A8)及兔源多抗(TM02)建立了羊肚菌菌丝生物量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检测法。该方法检测羊肚菌菌丝生物量的线性范围为2.58×102~6.6×104 mg/L,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49 X-0.0338,R2=0.9943;不同抗原浓度实验反应证明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这个方法用于黑脉羊肚菌(M.angusticeps)、尖顶羊肚菌(M.conica)、宽圆羊肚菌(M.rotund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的反应结果显示方法对羊肚菌属的供试菌株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其它种类的供试菌株不能引发特异的免疫反应。按照方法检测野生羊肚菌(M.esculenta)子实体周围土样,结果土壤基质中羊肚菌菌丝含量为0.75mg/g。
王丹甄清肖江勇马帅王雅文王一东
关键词:羊肚菌ELISA双抗体夹心法菌丝生物量
ELISA鉴别条件下的野生羊肚菌菌种分离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提高分离的羊肚菌菌种的可靠性,在传统菌种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别检验。对采自于吉林省吉林市的野生羊肚菌发生地的羊肚菌土壤基质及子实体分别进行了菌种分离,对分离得到的3株疑似羊肚菌的菌株进行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ELISA)免疫学方法检测,确定其中的2株纯培养菌丝为羊肚菌菌种。
肖江勇何秀霞王丹刘欢刘春洋王一东
关键词:羊肚菌菌种分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