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茹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微通道
  • 2篇换热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汽泡
  • 1篇两相流
  • 1篇流动换热
  • 1篇矩形微通道
  • 1篇换热特性
  • 1篇活性剂
  • 1篇沸腾换热
  • 1篇沸腾换热特性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 1篇表面活性剂水...
  • 1篇传热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江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篇王迎慧
  • 2篇王茹
  • 1篇施明恒
  • 1篇归柯庭
  • 1篇邵楠

传媒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表面张力对矩形微通道汽液两相流动换热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微通道内水溶液流动沸腾的影响,针对0.2 mm×20.0 mm的矩形微通道,底面恒热流(q=200 k W·m-2)加热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采取VOF多相流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建模,应用几何重构的方法追踪汽液两相界面迁移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到表面张力σ分别为0.035,0.045,0.059 N·m-1(纯水)时,微通道内水溶液流动沸腾过程中汽泡沿流动方向的成长、聚并等演变行为和相应的汽液两相流的流型发展状况(泡状流、弹状流和拉伸汽泡流).结果表明:与σ=0.059 N·m-1相比,σ=0.035 N·m-1时,单个汽泡尺寸减小约1/2,流型转变滞后,且通道进出口压降Δp波动幅度减小约2.1 k Pa,加热壁面温度超过400 K的区域减少3/4,最高过热温度从1 600 K降到1 000 K;不同的表面张力,微通道内流动方向上的汽泡演变过程有所差别,但均会依次出现泡状流、弹状流和拉伸汽泡流的流型变化规律;减小表面张力,有助于提高汽液两相流的流动稳定性,进而保证微通道内相变换热的可靠性.
王迎慧邵楠王茹赵凌骁
关键词:矩形微通道两相流汽泡传热
微通道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饱和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微尺度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饱和流动沸腾换热,应用VOF模型和用户自定义函数,分别对竖直矩形微通道内水溶液、纯水的饱和流动沸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水溶液与纯水的饱和沸腾换热效果与换热可靠性的差异,分析浓度对水溶液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Tin=368K,v=0.5m/s,qw=200kW/m^2工况下,沿流动方向,饱和沸腾阶段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加热壁面的Nu数均值高于纯水;t=60ms时,邻近通道出口的区域内,水溶液、纯水对应的加热壁面均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但水溶液对应的最高过热温度低于纯水,且过热面积较小;0.256~0.769mol/L浓度范围内,增大水溶液浓度,流动沸腾换热效果增强,0.513mol/L的水溶液换热可靠。
王迎慧王茹归柯庭施明恒
关键词:微通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