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婧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新生儿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通气
  • 3篇通气治疗
  • 3篇综合征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机械通气
  • 2篇新生儿脓毒症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咖啡因
  • 2篇机械通气治疗
  • 2篇白介素
  • 2篇白介素6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胡婧
  • 3篇都鹏飞
  • 3篇程雁
  • 2篇贝丹丹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确诊为新生儿RDS且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100例,在入院后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成枸橼酸咖啡因+机械通气治疗组(联合组)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给氧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平均住院时间和院内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RDS患儿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给氧时间,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面无优势。
胡婧程雁
关键词:咖啡因机械通气
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黄疸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本院出生的32例正常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根据黄疸原因将观察组新生儿分为感染因素组(53例)、围生因素组(29例)及其他因素组(16例),另根据其黄疸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新生儿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9例)。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估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因素组、围生因素组及其他因素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感染因素组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围生因素组和其他因素组(均P<0.05),围生因素组与其他因素组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汁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0.05),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则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0.05)。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重度黄疸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914、0.992,均P<0.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严重程度的诊断效果显著,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还能评估黄疸病因,对于预测患儿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胡婧程雁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总胆汁酸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ROC曲线
外周血IL-6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IL-6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
胡婧都鹏飞贝丹丹
关键词:脓毒症白介素6META分析新生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45例,按通气模式分为HFOV组25例和SIMV组20例,比较2组患儿上机后1 h、12 h和24h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脑室内出血(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氧分压(Pa 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12 h、24 h的Pa O2、Pa 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短于SIMV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PAL、BPD、IVH发生率、治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胡婧都鹏飞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
外周血IL-6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外周血IL-6对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9月。采用QUADA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Metadisc1.4及Stata11.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定量合成;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Q*指数。结果共计3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IL-6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95%CI:0.76~0.81)和0.83(95%CI:0.81~0.85),SROC的AUC为0.89,Q*指数为0.83;IL-6不增高时新生儿脓毒症发生概率为5%,IL-6增高时新生儿脓毒症发生概率提高为60%。结论外周血IL-6对新生儿脓毒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脓毒症。
胡婧都鹏飞贝丹丹
关键词:脓毒症白介素6META分析新生儿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确诊为新生儿RDS且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100例,在入院...
胡婧程雁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咖啡因机械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