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翀

作品数:3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营养化
  • 3篇富营养化
  • 2篇水体
  • 2篇富营养水体
  • 1篇原位净化
  • 1篇植被
  • 1篇水葫芦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被
  • 1篇人工湿地
  • 1篇硝氮
  • 1篇苦草
  • 1篇氨氮
  • 1篇表面流
  • 1篇表面流人工湿...
  • 1篇N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郑少奎
  • 3篇郑翀
  • 2篇孙梅
  • 2篇杨志峰
  • 1篇陈进军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低温下水芹浮床对氨氮类富营养水体的连续小试净化被引量:15
2006年
利用连续小试装置研究了6.9~8.8℃水温下水芹浮床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NH4*-N类富营养水体的处理效果和相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从6d到2d的过程中,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9±3.5)%和(40.1±0.7)%,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0±4.9)%和(20.1±4.1)%,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8±7.2)%和(19.9±3.1)%。出水中COD、TN与TP浓度随着进水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郑翀孙梅郑少奎杨志峰
关键词:氨氮富营养化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水生植被的净化效应与组合系统净化效果被引量:42
2008年
以无植物空白系统为对照,通过批量盆栽试验探讨了表面流人工湿地中不同类型水生植被(苦草(沉水植物)、水葫芦(浮水植物)、芦苇(挺水植物))的引入对富营养化水体不同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根据不同污染物去除的阶段性特征设计了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好氧塘-水葫芦湿地-苦草湿地),并通过示范工程探讨了富营养河流的原位净化效果.研究表明,批量盆栽试验中,与无植物空白系统相比,芦苇的引入显著增加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蒸发蒸腾量(为无植物空白系统的1.5倍),而水葫芦和苦草的引入则显著降低了表面流人工湿地的蒸发蒸腾量(分别为无植物空白系统的80%和30%);3种水生植物的引入均显著促进了CODCr、TN、NH4+-N的去除(与无植物空白系统相比),其中水葫芦系统具有最好的CODCr和TN去除效果(起始CODCr和TN水平分别为35.8mg·L-1和6.86mg·L-1时,去除率分别为58.91%、76.67%),而苦草的引入则显著地促进了水体中氧化态氮的形成与积累.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原位净化研究表明,水力负荷为6.2cm·d-1时,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对CODCr的净化效果较好,水力负荷过高会影响分段式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陈进军郑翀郑少奎
关键词:表面流人工湿地富营养化原位净化水葫芦苦草
水芹浮床对NO_x^--N类富营养水体的连续小试净化被引量:6
2006年
利用连续小试装置研究了12.0~18.7℃水温下水芹浮床对NO-xN类富营养水体的连续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HRT从3~1d的过程中,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4.0±2.4)%和(46.0±4.0)%,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6±5.8)%和(65.3±5.4)%,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1.6)%和(10.7±2.1)%。随着CODCr、TN负荷的增加,CODCr与TN去除率均呈上升趋势。运用经验公式较好地模拟了HRT=1d时,CODCr和TN沿程浓度与距离的关系。
郑翀郑少奎杨志峰孙梅
关键词:硝氮富营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