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东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T_2N_0M_0膀胱癌根治术后近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膀胱癌(≤pT_2N_0M_0)根治术(RC)后患者肿瘤近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行R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RC术后患者分为两组:≤6月复发为近期复发,>6月为非近期复发。分析肿瘤部位、肿瘤单发或多发、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级、切断尿道的方式、术中输血等因素与术后肿瘤近期复发的关系。结果:173例患者中63例(36.4%)出现肿瘤复发,其中近期复发19例(10.9%),非近期复发44例(25.4%)。性别、肿瘤数量、离断尿道方式、术中淋巴清扫术、后尿道肿瘤侵犯为近期复发的影响因素(χ~2=4.02、4.73、7.15、4.47、5.42,P<0.05),其中性别、离断尿道方式、肿瘤侵犯后尿道为近期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R=0.124、7.154、5.415,P<0.05)。结论:性别、离断尿道方式、肿瘤侵犯后尿道为RC术后近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陈可新郝晓东薄志强刘豫杜娥张志宏
- 关键词:膀胱癌膀胱癌根治术近期复发
- 炎症标志物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SIRS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白细胞值、C反应蛋白(CRP)值及降钙素原(PCT)与急性炎症反应的关系,并筛选出相应临界值与感染的相关性以及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21例肾结石采取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值、CRP、PCT,术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时间、程度。术前尿培养阳性或术后出现高热的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至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采用SPSS1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白细胞升高的患者有101例(45.7%),其术前血白细胞平均水平为(6.41±1.56)×10~9/L,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平均水平为(15.21±3.32)×10~9/L。术后血白细胞值升高而发展为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者有46例(20.8%),其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值较术前升高(8.98±3.86)×10~9/L,SIRS者术后CRP为(61.96±19.59)mg/L,PCT(4.00±0.93)ng/L。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后第1天血白细胞值、术前术后白细胞绝对差值、术后CRP、术后PCT分别为曲线下面积的0.663、0.646、0.615、0.694,ROC曲线分析得出术后白细胞阈值为13.95×10~9/L、术前术后血白细胞绝对差阈值为9.05×10~9/L、CRP阈值为64.42 mg/L、PCT阈值为3.50 ng/L。结论:PCNL术后易发生感染并发症,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多经历SIRS期,术后白细胞大于13.95×10~9/L、术前术后血白细胞绝对差值大于9.05×109/L,CRP大于64.42 mg/L、PCT大于3.50 ng/L与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有密切关系。
- 丁浩王晓明杨同郝晓东陈岳杨阔徐勇王玉琢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
- B7.1/GM-CSF修饰的PC3-DC融合疫苗在体外抗肿瘤免疫效应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制作B7.1/GM-CSF修饰的DC融合疫苗,并观察其在体外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制备完整表达GMCSF的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树实状细胞(DC),应用电融合法融合DC和GM-CSF-PC3,构建B7.1/GPI蛋白并锚定于融合细胞表面;应用免疫荧光观察融合细胞形态及锚定稳定性;流式细胞进行融合细胞表形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IFN-γ分泌情况;MTT及LDH试剂盒测定融合细胞刺激同源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效应。结果:成功制备GM-CSF-PC3细胞及B7.1/GPI蛋白,成功分离DC并表达DC分子标记;B7.1/GM-CSF融合疫苗高表达DC分子标记及前列腺癌标记;T细胞增殖实验证明融合疫苗具有强烈的免疫刺激活性;细胞毒性实验证明了融合细胞具有比对照组更有效的肿瘤杀伤作用。结论:电融合技术可成功诱导DC与GM-CSF-PC3融合,体外实验中特定修饰的融合疫苗可显著的提升抗肿瘤免疫效应。
- 郝晓东李常颖薄志强丁浩张昌文张志宏
- 关键词:DC细胞前列腺癌细胞融合疫苗B7.1GM-CSF
- 炎症标志物对经皮肾镜术后发生SIRS的预测价值
- 丁浩王晓明杨同郝晓东陈岳杨阔徐勇王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