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恩玉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篇亚胺
  • 1篇增韧
  • 1篇增韧技术
  • 1篇碳纤维
  • 1篇热固性
  • 1篇酰亚胺
  • 1篇聚氨酯
  • 1篇聚氨酯泡沫
  • 1篇聚酰亚胺
  • 1篇聚酰亚胺复合...
  • 1篇工艺参
  • 1篇工艺参数
  • 1篇复合材料
  • 1篇RTM
  • 1篇成核
  • 1篇成核机理
  • 1篇复合材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航工业北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发动机设...

作者

  • 2篇邢军
  • 2篇李宏运
  • 2篇郭恩玉
  • 1篇纪双英
  • 1篇王晋
  • 1篇张元晋
  • 1篇王震
  • 1篇刘志真
  • 1篇益小苏
  • 1篇于洋

传媒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聚氨酯工业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热固性聚氨酯泡沫成核机理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用自制的一套在线显微观测系统研究了热固性聚氨酯泡沫合成初期的气泡成核机理,探讨了聚氨酯发泡过程中搅拌速率(剪切力)、固体成核剂及反应前体系中溶解的气体量等工艺参数对气泡成核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热固性聚氨酯泡沫的成核机理为空气分散成核,在反应原料中添加固体成核剂、增加反应前体系中溶解的气体量以及提高物料的搅拌速率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核。
纪双英郭恩玉李宏运王晋邢军张元晋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成核机理工艺参数
“离位”增韧技术在碳纤维/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研究了"离位"增韧对RTM聚酰亚胺(PI-9731)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韧剂的质量分数为15%时,经粉末法和薄膜法"离位"增韧G827/PI-9731复合材料的室温层间剪切强度从增韧前的97.9 MPa分别提高到108 MPa和110 MPa,高温(288℃)层间剪切强度变化不大。G827/PI-9731复合材料经粉末法"离位"增韧后,Ⅰ型断裂能释放率从增韧前的310 J/m2提高到410 J/m2,Ⅱ型断裂能释放率从增韧前的590 J/m2提高到939 J/m2。而经过薄膜法"离位"增韧后,其复合材料的Ⅰ型断裂能释放率提高到459 J/m2,Ⅱ型断裂能释放率提高到1100 J/m2。经电镜分析表明,由于热塑性聚酰亚胺的引入,在复合材料层间区域形成热固/热塑相反转结构,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包覆热塑性聚酰亚胺的PI-9731粒子发生明显取向和变形,从而提高韧性。
刘志真郭恩玉邢军李宏运益小苏王震于洋
关键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