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鑫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4胞外结构域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无疗效较好且副作用较少的方法或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抗原特异性T细胞起一定作用。CTLA4作为一种主要的共刺激信号负调节分子,具有阻断T细胞活化的作用...
- 郭鑫鑫
- 关键词:胞外结构域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 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模型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来源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 PSCs),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i PSCs模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p EP4EO2SEM2K质粒上扩增2条目的片段:OCT4-IRES2-SOX2和C-MYC-IRES2-KLF4,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 LVX-IRES-m Cherry上。构建成功的质粒通过磷酸钙转染法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检测病毒活力后侵染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将其去分化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并检测其多能性。结果测序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制备了具有良好侵染活力的重组慢病毒。将含4种重编程因子的慢病毒颗粒侵染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DF后,HDF的形态逐步发生变化,最终形成典型的i PSCs克隆。结论成功将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Cs,为以后建立更多精神分裂症疾病模型奠定基础。
- 任佩佩樊晋宇郭鑫鑫原志庆林俊堂丰慧根
- 关键词: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精神分裂症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细胞模型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将体细胞诱导形成各种神经细胞,建立神经细胞模型及模拟神经的早期发育,是一种新兴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该技术在精神分裂症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为体外分子细胞水平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 樊晋宇任佩佩郭鑫鑫林俊堂冯志伟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