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宪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留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臭氧污染的预防和控制之反应力场优化
- 2023年
- 目前臭氧污染日益加重,臭氧防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当前对于臭氧形成的内在机制还不清楚。ReaxFF(反应力场)方法不仅有传统分子动力学方法可以在微观尺度计算大型体系的特点,同时也兼顾量子力学方法可以计算化学键的生成与断裂的特点,为大型反应体系的模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题目在其开发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力场基础之上对臭氧的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使用该力场对臭氧反应体系的量子化学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一个可以用于臭氧动力学模拟的新力场,验证结果表明该力场能够对臭氧的反应体系进行描述。
- 刘瑶泽陈军宪
- 关键词:大气污染分子反应动力学
- 分子动力学模拟酸碱驱动的[2]-轮烷分子机器
- 2017年
- 本文以酸碱驱动的[2]-轮烷分子机器为主题,利用理论模拟方法对轮烷体系不同结合位点的结合能能垒和外界刺激条件下轮烷的穿梭行为进行研究,旨在对现有[2]-轮烷体系驱动的内在因素进行理论解释,期望能对[2]-轮烷分子机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性的指导。
- 熊泥吴双向娅崇媛媛陈军宪
- 关键词:-轮烷结合能分子动力学模拟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联苯类分子液晶传感器中传感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2019年
-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建立了液晶5CB/真空,液晶5CB/水,表面活性剂SDS/水溶液和液晶5CB/SDS水溶液界面来研究基于竞争包合的液晶传感器中传感分子的工作原理。研究表明,5CB液晶在真空下会自发的变为一维有序的排列,当和水作用时液晶分子5CB取向为趋于与液体表面水平,当与表面包含SDS的溶液相互作用时分子取向为垂直液面。本动力学模拟反映了以SDS作为探针分子的竞争包合类液晶传感器中的传感过程。
- 陈军宪顾小玉刘瑶泽熊慧金灿庆
- 关键词:传感分子动力学模拟
-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氧化石墨烯对Fe^(2+)的吸附
- 2024年
- 肺癌在世界上出现频率增多,治疗肺癌的办法很多。而利用铁死亡治疗肺癌这种办法难以发挥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进入肺部的二价亚铁离子,会被肺部大量的氧气给氧化,使得真正抵达肺癌治疗靶细胞上的亚铁离子很少。如何高效输送二价亚铁离子是一大技术难题,给亚铁离子选择一种好的载体就是一种高效方便的解决办法。实验发现利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能显著增加细胞内游离铁的含量。本课题用量子化学的方法,通过研究氧化石墨烯与亚铁离子的水合配合物稳定性以及结构特征来探索纳米碳炭载体对亚铁离子吸附的能力。结果表明自旋为5时的结构最稳定,符合铁的高自旋。
- 牟新星陈德浩陈军宪
- 关键词:金属离子密度泛函
- 配体保护下的Au_(20)团簇吸附和活化CO的理论研究
- 2015年
-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CO分子吸附在有机配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N-vinyl-2-pyrrolidone)(PVP)保护下的Au20团簇上的稳定构型的结构和性质。配体PVP通过物理吸附主要作用于Au20团簇的顶点位置。与Au20比较,配体的存在有利于CO的吸附和活化,其根本原因是PVP和CO在Au20表面分别作为供电子和吸电子基团产生的协同效应。中性及阴离子Au20团簇对配体和CO的吸附强度不同,前者对PVP吸附作用较强,后者对CO的吸附和活化作用较强。
- 黄德林高艳蓉余盛萍陈军宪杨明理
- 关键词:PVPCO密度泛函理论
- 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 2017年
- 荧光探针是一类能够检测环境和生物体中金属离子或化学物质的分子,在医学诊疗和环境监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对两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分子(ZC-F4和ZC-F7)进行研究。该类荧光探针分子以三联吡啶为识别基团,以香豆素衍生物为发光基团,可用于对Zn^(2+)离子的检测。通过优化探针分子的空间结构,分析电子云能级排布和吸收光谱等性质,我们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揭示了分子几何结构与探针识别特性的关系,阐明了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实验工作者设计新型探针提供了有效理解和帮助。
- 刘清玉陈军宪
- 关键词:香豆素衍生物密度泛函理论
- 内外担载的Pd-CNT对CO吸附的理论研究
- 2021年
- 本文以Pd掺杂的碳纳米管为切入点,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CO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作用,结合吸附能、DOS和轨道理论对吸附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担载的Pd-4聚碳纳米管对CO的吸附能力比外担载时强。Pd-4CNT传感器,其电导率会在内担载的Pd-4CNT环境中增加,在外担载的Pd-4CNT环境中降低。当Pd-4CNT与CO分子进行接触时,Pd-4CNT更容易接受电子而不是给予电子,从而形成p-型半导体。
- 唐春雪向娅陈军宪
-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密度泛函理论
- VOC对基于羟化α-SiO_(2)核的二次气溶胶形成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在低层大气中携带多种有毒污染物,对区域空气质量、人类健康、气候和各种人类活动构成严重威胁。矿尘作为大气中广泛存在的颗粒物,它是西北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PM_(2.5)的主要成分,其中矿尘主要由SiO_(2)组成。因此,VOC基于羟化SiO_(2)核的二次气溶胶SOA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之前的SOA形成的量化研究工作基础上构建了VOCs-羟化SiO_(2)界面模型,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VOC在界面的吸附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获得了VOC与羟化SiO_(2)表面间的有效作用参数Tg和VOC扩散系数D与FAC之间的量化关系。
- 刘瑶泽潘茁张鹏洋张春春陈军宪
- 关键词:大气污染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