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斌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中国经济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碳交易
  • 1篇能源
  • 1篇结算货币
  • 1篇经济周期
  • 1篇货币
  • 1篇货币国际化
  • 1篇货币选择
  • 1篇计价结算
  • 1篇计价结算货币
  • 1篇交易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兴业银行

作者

  • 2篇陈志斌
  • 1篇李晓峰
  • 1篇陈华
  • 1篇钱利珍

传媒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能源计价结算货币选择和货币国际化被引量:6
2012年
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结算绑定是一国货币崛起的起点。文章构建利润最大化模型,并结合Devereux et al.(2004)文中的定理,发现对能源(包括碳排放权)计价结算货币的绑定能够促使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选择此货币计价,从而有利于此货币的国际化,这一结论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得到证实。最后,结合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理论对如何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提出政策建议。
陈志斌钱利珍
关键词:计价结算货币货币国际化碳交易
世界经济周期演化特征及其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性影响:基于多国经济周期框架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发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主要依靠贸易渠道,而且中国经济对各国经济冲击的反应普遍存在着非对称性。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李晓峰陈志斌陈华
关键词:中国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