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血尿酸
  • 1篇血尿酸水平
  • 1篇腰围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体检
  • 1篇体脂
  • 1篇体质指数
  • 1篇尿酸
  • 1篇尿酸水平
  • 1篇皮下
  • 1篇综合征
  • 1篇酒精
  • 1篇酒精性
  • 1篇酒精性脂肪肝

机构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篇王彦欧
  • 3篇张莉
  • 3篇黄雪梅
  • 2篇焦振山
  • 2篇周小梅
  • 2篇吴学清
  • 2篇高月平
  • 1篇郭聪芳
  • 1篇张敏英
  • 1篇杨艳
  • 1篇刘颖
  • 1篇郭奕瑞

传媒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项体脂测量指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天津市体检人群腰围、体质指数(BMI)、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体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联性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年中华医学会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及B超结果,分为NAFLD组182例和对照组18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一般检查、腹部B超检查、人体成分分析和生化指标测定,内科医生询问饮酒史、既往病史、用药史等情况,采用4项体脂测量指标(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反映肥胖者脂肪堆积情况,并比较各指标与NAFLD间的关联。结果无论男女,NAFLD组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男性BMI、女性腰围对NAFLD具有最高诊断效能,且男性内脏脂肪面积诊断效能高于女性,而皮下脂肪体积低于女性。ROC曲线确定各体脂测量指标诊断发生NAFLD的最佳切点值,男女性腰围分别为91.50和86.50cm;男女性BMI分别为26.07和25.68kg/m^2;男性内脏脂肪面积为112.40cm^2,女性为95.60cm^2;男性皮下脂肪体积为193.70cm^3,女性为226.37cm^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内脏脂肪面积更易增加NAFLD发生风险唠性OR=7.240(95%CI:3.099~16.913),女性OR=9.360(95%C1:3.563~24.487),增加1标准差1。结论4项体脂测量指标(腰围、BMI、内脏脂肪面积和皮下脂肪体积)与NAFLD之间存在关联,其中女性腰围、男性BMI对NAFLD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同时确定了各体质指标诊断NAFLD发生的最佳切点值,内脏脂肪面积比其他指标更易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
张莉骆善彩周小梅王彦欧黄雪梅高月平吴学清焦振山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腰围体质指数
健康体检人群运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运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6841例健康体检者,根据简化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将其分为睡眠质量好组(854例)和睡眠质量差组(598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运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睡眠质量差组与睡眠质量好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运动强度、每周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每周运动3~4次相比,不运动更容易发生睡眠质量差(P<0.05);与每次运动长于30 min者相比,每次运动时长<30 min者更容易发生睡眠质量差(P<0.05)。结论每周运动频率较低和每次运动时长不足者容易发生睡眠质量差。
张莉郭奕瑞杨艳王彦欧郭聪芳刘颖黄雪梅张敏英
关键词:睡眠质量
基线血尿酸水平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天津市体检人群基线尿酸(UA)水平与2年后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异常的相关性,为探讨MS组分的构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历史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和2013年均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3 825人的体检结果,包括体格检查(体重和血压)、生化指标测定结果(UA、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及用药史等。分析基线(2011年)UA水平与2013年发生MS及其组分异常的相关性,并运用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基线UA预测MS发生的切点值。结果基线无MS的1 566人中2年内有141人新发生MS,累计发病率为9.0%,其中男性为12.0%,女性为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基线UA水平与2013年随访时TG水平和BMI的相关程度最高(男性r值分别为0.209和0.243,女性r值分别为0.307和0.353),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基线UA水平的升高,2013年男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逐渐升高(P趋势值〈0.01);同时,女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MS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P趋势值〈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UA是肥胖(男性:OR=2.06,95%CI:1.37~3.08;女性:OR=2.55,95%CI:1.56~5.63)、高甘油三酯血症(男性:OR=2.63,95%CI:1.66~4.15;女性OR=3.91,95%CI:1.36~11.30)及女性MS(OR=2.01,95%CI:1.32~3.68)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女性中,ROC曲线确定基线UA预测MS发生的最佳切点值为285.15μmol/L。结论在天津市体检人群中,基线UA水平与2年后MS的发生及其组分异常密切相关,并且基线UA是女性发生MS的独立预测因子,建议把UA作为女性MS的组分之一。
骆善彩张莉周小梅王彦欧黄雪梅高月平吴学清焦振山
关键词:尿酸代谢综合征ROC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