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魏可’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魏可’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魏可’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7 d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5、7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测定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魏可’葡萄成熟果实的果实品质,对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其中,保留花穗尖5 cm能显著增加果实纵横径、果实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能保持魏可的果形不变。[结论]保留花穗尖5 cm为‘魏可’葡萄花穗最适整形长度。
- 贾玥季晨飞余晓娟陶建敏
- 关键词:葡萄果实品质
- 葡萄VvGW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从葡萄品种美人指中克隆Vv GW2基因,并对其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在NCBI中查找与水稻粒形基因Os GW2同源性最高的葡萄序列,根据葡萄的GW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美人指花序中总RNA,运用RT-PCR技术进行克隆。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n和BLASTp程序进行相似性分析;利用Bioxm2.6推测分析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根据NCBI中Conserved Domains程序进行蛋白质保守域结构预测;用Ex Pa Sy提供的在线SOPMA程序进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研究该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从美人指中克隆得到1个GW2基因同源序列,命名为Vv GW2基因。Vv GW2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72 bp,共编码42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6 960,理论等电点为4.68。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GW2蛋白质保守的环指结构域,该环指蛋白质为C5HC2类型。与Gen Bank中登录的其他植物GW2蛋白质序列相似性为47%~53%。根据Vv GW2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葡萄与可可聚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Vv GW2基因在美人指花或果实的各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在开花期基因表达量最高。不同葡萄品种中,Vv GW2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指形葡萄品种美人指的表达量最高,在圆形葡萄品种中的表达量很低。表明Vv GW2基因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中的表达量差异可能与葡萄果实形状相关。
- 宋新新袁月孙海龙余晓娟陶建敏
- 关键词:葡萄VV基因克隆
- 葡萄半不育花粉粒形态和细胞学观察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以葡萄品种‘魏可’(可育)及其自交后代单株‘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以及品种‘钟山红’(雄性不育)为材料,对花器官特征、花粉萌发率、花粉粒形态以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并对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DYT1、TDF1和MYB4)的表达进行分析,以初步鉴定葡萄半不育单株的不育特征,揭示花粉败育与基因调控的关系。结果显示:(1)‘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的花粉萌发率均在10%左右,属于半不育花粉;其雄蕊主要特征为花丝卷曲,花丝短于花柱,花药内花粉量少,花药中既有正常长球形花粉粒也有异常近球形花粉粒。(2)‘魏可实生-3’、‘魏可实生-12’没有明显的药室壁结构,小孢子母细胞稀少、疏松;‘魏可实生-3’双核期绒毡层未完全降解,绒毡层细胞中的营养物质滞留没有及时供应小孢子的发育,致后期部分小孢子败育;‘魏可实生-12’绒毡层细胞在单核早期就大部分降解而导致营养供应异常,使部分小孢子败育。(3)在减数分裂期,‘魏可’的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DYT1和TDF1的表达均最高,MYB4最低,‘钟山红’的3个基因的表达与‘魏可’相反,‘魏可实生-3’和‘魏可实生-12’的表达水平均在‘魏可’与‘钟山红’之间;单核早期以后,3个基因在‘魏可’的表达一直均较低,钟山红’的DYT1基因表达一直最高,其余2个基因均在最低水平,而‘魏可实生-3’的TDF1、MYB4基因在单核早期表达量最高,‘魏可实生-12’的TDF1在双核期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魏可实生-3’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晚期至双核期,‘魏可实生-12’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早期;部分药室绒毡层的异常降解,小孢子发育营养供应不均衡可能是导致其花粉半不育发生的原因;‘魏可实生-3’的绒毡层延迟降解与减数分裂期DYT1基因的表达量不足、单核期TDF1基因的过量表达以及MYB4�
- 余晓娟袁月王继源陶建敏
- 关键词:葡萄细胞学绒毡层
- 葡萄雄性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定位研究,以可育葡萄‘魏可’(Vitis vinifera L.)为亲本构建的自交群体88株为试验材料,运用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了可育株和不育株基因池,结合SSR技术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定位研究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研究筛选到2个与葡萄雄性不育基因连锁的SSR标记VVMD34和VVIB23,且位于该基因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3.5cM和1.9cM。2个标记间物理距离为1 134kb,在该区域总共预测到了111个候选基因。该研究对葡萄雄性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季晨飞张明月王继源余晓娟贾玥陶建敏
- 关键词:葡萄雄性不育基因定位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