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7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药物动力学的中药成药性研究策略被引量:6
- 2019年
- 药物成药性在药物研发中至关重要,是药物研发的源头。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产生药效作用和毒性密切相关,是用以评价候选药物成药可能性的重要标准。然而中药为多成分体系,怎样在单成分研究基础上整合形成多成分的药物动力学定量数学表征体系是进行中药成药性研究的关键。文章主要针对中药多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毒代动力学为主线的研究体系,提出研究中药成药性的一些观点和思路。
- 周晋刘惠刘惠樊启猛潘雪邓凯文杨岩涛潘雪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毒代动力学
-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探讨中药升降浮沉被引量:23
- 2019年
- 在前期提出超分子化学对中药四性理论特殊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升降浮沉的历史沿革、研究概况,并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进行解析,提出对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人体与中药均是印迹模板印迹作用的聚集体,在印迹模板作用规律下,不同类型的中药成分与人体的靶点通过"锁-钥"关系以非共价键结合,中药客体超分子通过键的作用可纠正人体主体超分子在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时发生的寒热、气机失调。人体具备抵抗外界病邪侵袭的能力,有赖于其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中药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并能祛除病疾,有赖于其能调整人体气机紊乱,或顺应气机、祛邪外出以增强机体免疫的能力。基于此,在分析中药"升降浮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探究其物质基础,并建立中药"升降浮沉"的评价方法,通过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对中药升降浮沉进行剖析,揭示其科学内涵,推动中药药性理论不断创新。
- 刘润南贺福元贺福元刘惠刘文龙樊启猛刘惠李小林贺鹏李海英刘平安潘雪
- 关键词:中药药性升降浮沉超分子化学
- 金银花与山银花体外印迹等效性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规律对金银花和山银花体外印迹等效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金银花和山银花两花纷争提供新的解决方法。方法以金银花药渣、山银花药渣、菊花药渣为主体分子,以金银花、山银花、双黄连(金银花)、双黄连(山银花)、银翘散(金银花)、银翘散(山银花)水提液为客体分子,3种主体分子和6种客体分子进行选择性吸附。采用HPLC法对吸附前后的客体分子水溶液指纹图谱进行测定。运用总量统计矩法计算总量一阶矩及其差值,并对差值进行t检验。结果 6种客体分子分别被金银花与山银花主体分子组、金银花与菊花主体分子组、山银花与菊花主体分子组吸附后,其总量一阶矩差值经t检验,P1=0.94>0.05、P2=0.02<0.05、P3=0.04<0.05。所有客体分子分别被金、山银花主体分子吸附后,其总量一阶矩差值无显著性差异。而被菊花主体分子吸附后,与被金银花和山银花主体分子吸附后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金银花和山银花之间印迹模板具有相似性,而金银花和山银花与菊花之间印迹模板存在差异。说明金银花和山银花二者存在印迹等效性,这也与临床用药相符合。
- 刘惠贺红贺红樊启猛周晋贺福元
- 关键词:金银花山银花总量统计矩双黄连银翘散
-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的中药制剂体系可调配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在前期诠释中医药基础理论,提出"气析"作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药制剂固有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群聚集体的特点,结合中药制剂历史发展轨迹,从中药制剂特点、发展现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中药制剂可在超分子化的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建立以物质结构与人体超分子"印迹模板"及"气析"作用明确的"药素"成分群为原料,单用确定与合用可调配的整体相统一的中药复方制剂体系。
- 李文姣刘文龙杨岩涛杨岩涛陈思阳周逸群樊启猛刘惠贺福元肖美凤
- 关键词:中药制剂超分子
- 乙酰阿魏酸丹皮酚酯合成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文章将阿魏酸经乙酰化后与SOCl2反应制备酰氯,再以2.5%NaOH为催化剂,乙酰阿魏酰氯与丹皮酚拼接合成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IR和1 H-NMR结构表征。由实验可得乙酰阿魏酸丹皮酚酯合成的最佳工艺如下:乙酰阿魏酰氯和丹皮酚的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5℃,2.5%NaOH的用量为6mL。在该工艺条件下产物的收率可达到75.2%。因此以2.5%NaOH为催化剂合成乙酰阿魏酸丹皮酚酯,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
- 蒋志勇刘文彬张小娟陈阳刘惠彭彩云
- 关键词:乙酰化
- 对当归芍药散临床作用的探讨
- 刘惠杨姣陶叶琴周晋杨岩涛
- 金银花与山银花绿原酸提取动力学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中药材成分封闭体系提取动力学模型,探讨金银花与山银花绿原酸的提取动力学差异。方法采用HPLC测定金银花与山银花绿原酸有效含量W0及分配系数ρ2,采用吸水法测定工艺参数V1、V2再计算V0,利用SPSS19.0软件非线性拟合得到参数M、N、L、α、β、π,用Excel2016按公式计算k、k1′、k2′、ρ1、t_(max)、c_(max)、AUC、P%、D%。运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计算两者的相似度。结果金银花的V0、V1、V2分别为18.69、9.50、30.20 m L,金银花绿原酸W0为3.75%、ρ2为0.884;山银花的V0、V1、V2分别为12.79、7.80、37.00 m L,山银花绿原酸W0为5.67%、ρ2为1.020。金银花与山银花绿原酸药时曲线呈三室模型,其主要提取动力学参数k分别为0.110 1、0.3755 h-1,k1′分别为3.632、3.288 h-1,k2′分别为53.12、55.28 h-1,ρ1分别为2.731、2.751,tmax分别为0.299 5、0.216 3 h,cmax分别为0.134 0、0.252 7 mg/m L,AUC分别为3.405、1.560 h,P%分别为35.73%、44.57%,D%分别为0.916 2%、2.680 7%。总量统计矩相似度为0.963 8,表明金银花与山银花绿原酸提取动力学行为基本相似。结论金银花与山银花绿原酸的溶出行为及其差异可以用中药提取动力学数学模型客观且有效地表达,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开展金银花与山银花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制剂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杨姣贺福元刘惠刘惠周逸群周逸群杨岩涛肖美凤
- 关键词:金银花山银花绿原酸
- 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解析中药五味被引量:27
- 2019年
- 中药五味理论是中医药学核心内容,表征中药成分群的特征性质,用于指导临床。但五味怎样表征众多成分群、药材划分五味的标准,以及五味归五脏等科学问题仍未解释清楚。分析总结了中药五味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以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解析中药五味:人与中药都是生物超分子体,中药作为天然超分子"印迹模板"聚集体,经口服或注射后必然寻找到与自身"印迹模板"相吻合的人体脏器的超分子主体,发生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与自复制作用,从而产生特异性的药效,宏观上表现出中药五味归五脏现象。因此,通过对中药五味体内外各成分群超分子"印迹模板"特征、作用规律及其网络药理学的定性定量研究,建立"中药成分群-味蕾超分子孔穴结构-经络脏腑孔穴"关联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究中药五味。超分子化学理论与中医药相结合,必将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
- 贺鹏李海英樊启猛夏强露贺玉婷潘雪王敏存刘惠刘惠贺福元
- 关键词:超分子化学中医药现代化
-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整合分析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被引量:14
- 2019年
- "十八反"是传统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涉及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基础问题。在前期提出的中医药超分子"印迹模板"自主作用规律的基础上,以中药"十八反"反药对为对象,对其当前研究基础进行整合分析。首先分析总结了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沿革,再运用超分子"印迹模板"解析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是将2种或2种以上中药有效成分群(客体分子)之间以非共价键进行结合,形成新的超分子体系,再与人体(主体分子)发生印迹作用,按"印迹模板"产生药效与毒效,宏观上表现出中药的配伍规律。基于此,再从超分子化学角度分别对"十八反"各组药对进行整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十八反"的化学动力学、网络动力学、谱毒效动力学逐层推进的超分子毒与效整合研究方法,以期为"十八反"配伍禁忌机制研究提供思考和借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樊启猛贺鹏李海英贺玉婷刘润南王韧李文姣陈思阳刘惠刘惠潘雪
- 关键词:中药配伍十八反超分子化学毒性机制
- 补阳还五汤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 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要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是益气活血之名方.因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及广泛的临床应用,一直沿用至今.本文旨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综述补阳还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指出补阳...
- 杨姣陶叶琴唐闻汉刘惠周晋杨岩涛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药理作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