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素贞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晋江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护理
  • 2篇临床及CT表...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低血糖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血糖
  • 1篇婴儿
  • 1篇婴儿晚发性维...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外部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期生长发育
  • 1篇照射

机构

  • 7篇晋江市医院

作者

  • 7篇吴素贞
  • 2篇李志忠
  • 2篇徐国城
  • 2篇陈玉莹
  • 2篇郑秋平
  • 1篇吴丽霞

传媒

  • 4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0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儿科护理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被引量:1
2010年
医疗护理行业本身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儿科的工作风险又高于其他临床科室。由于儿科患者多为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的治疗护理过程始终都在"4-2-1"工程(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小孩)的严密监督下进行。对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要求也高,一针不能见血,就要遭到家长责怪、投诉,甚至谩骂,再加上小儿的表达能力比较差、病情变化快,致使年轻气盛的家长更为焦虑、烦躁,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
吴素贞林宇兰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对策
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早期疼痛管理对新生儿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及早期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11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管理组与常规组,各5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干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早期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前后疼痛度评分及出生时和干预3个月体格发育指标、神经发育指标。结果疼痛刺激后,管理组新生儿疼痛度评分(5.00±0.68)分低于常规组的(6.01±1.51)分(P<0.05)。出生3个月,管理组新生儿头围(41.23±4.21)cm、身高(63.98±5.14)cm和体质量(8.01±1.21)kg均高于常规组的(39.56±3.51)cm、(61.02±4.63)cm、(7.03±1.22)kg(P<0.05)。出生3个月,管理组大运动、交往、语言、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得分分别为(79.89±3.65)、(77.89±4.16)、(76.59±4.55)、(78.55±3.98)、(79.96±3.6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5.46±4.16)、(73.56±3.98)、(72.56±3.65)、(72.56±4.98)、(75.01±3.89)分(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早期疼痛管理有助于降低其疼痛刺激后的疼痛度,且有助于加速其体格和神经发育,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吴素贞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管理神经发育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及CT表现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来经临床确诊的维生素K缺乏症19例,着重观察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CT显示颅内出血率89.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多见,其次为硬膜下血肿(SDH)和脑内血肿(IPH),脑室内出血(IVH)较少见,有2个以上部位出血者占53%,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随访复查呈现脑软化灶和后遗证表现;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徐国城吴素贞李志忠郑秋平
关键词:婴儿CT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及CT表现
2007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经CT检查证实为EH的病例7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增宽,部分病例经CT随访复查EH消退。结论:CT结合临床可作出EH的可靠诊断,但需与硬膜下积液及脑萎缩鉴别,避免误诊。
徐国城吴素贞郑秋平李志忠
关键词:外部性脑积水新生儿断层摄影术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新生儿黄疸72例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新生儿黄疸72例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蓝光照射治疗中正确、精心护理是光照疗法的关键,可以促进患儿早日治愈。
吴素贞林宇兰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护理
糖尿病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0月晋江市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存在低血糖现象分为参照组(不存在低血糖,n=40)、观察组(存在低血糖,n=40)。检测患儿出生48 h血糖水平并开展问卷调查,从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产生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母亲妊娠期增加体质量(P均<0.05)。结论糖尿病新生儿出生48 h内比较容易出现反复低血糖现象,其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母亲妊娠期增加体质量均为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该类新生儿并提供有效干预,降低其低血糖发生概率。
吴素贞陈娟娟陈玉莹
关键词: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糖代谢异常影响因素
葵花油应用于早产儿皮肤表面对降低院内感染的效果护理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葵花油应用于早产儿皮肤表面对降低院内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住院早产儿中符合我院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早产儿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A、B、C 3组,各52例早产儿。A组早产儿以葵花油涂抹皮肤表面,B组早产儿以强生油涂抹皮肤表面,C组早产儿皮肤表面未使用任何油剂处理。对早产儿的皮肤状况每周进行评估,对比3组早产儿的皮肤状况、皮肤感染情况。结果3组早产儿的皮肤状况在前2周无明显差异,自第3周开始,3组的皮肤评分状况不同,A组早产儿的皮肤完整性明显高于B、C两组(P<0.05);临床诊断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皮肤表面使用葵花油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皮肤屏障功能,有效降低早产儿感染率。
陈玉莹吴素贞林朗刺张金銮柯春花吴丽霞
关键词:早产儿皮肤葵花油皮肤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